返回第146章:话不投机半句多  大隋主沉浮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景的官员更过分、更胆大。

他们把新米卖光以后也不补齐,然后年年收上赋税年年卖光,等到储备年限再上奏朝廷请求以陈米的价格粜出,以陈米的价格把钱上交朝廷即可,从中靠差价就能赚个盆满钵满。

而元敏专门提到的渭州即是陇西郡,这里有一个重要的粮仓,虽然渭州本身是产粮重地,但收上去的租庸调其实并没有六十万石,主要是它身为河湟地区的大后方,所以被当作河湟地区的后勤重地。

河湟地区也就是后世的青海东部和甘肃南部,一部分属于吐谷浑,一部是凉州治下的鄯州、廓州、洮州、河州、兰州,前面三个州都与吐谷浑接壤,是大隋防御吐谷浑的第一道战线,而河州和兰州则是第二道战线,朝廷为了战备需要,便准备在这里兴建一个大粮仓,但考虑到河湟五州离吐谷浑太近,为安全起见,便将这个战备粮仓建在了渭州,不仅囤积渭州百姓上交的赋税,连河湟上交的赋税也陈放在这里。

可是从建国以来,这个大粮仓就没有发挥过作用,哪怕是关中发生大旱灾的时候也没有,因为从这儿到关中直线距离虽然比较近,可是干旱发生时,渭水通不了粮船,如果走陆路运去关中,还不如从中原漕运有效率。

于是背景大的渭州刺史元善便采取了卖光也不补齐的手段。而剩下的五万石也是为了应对检查所用,若非如此,早就卖得一石不剩了。

却不想,夜路走多终于闯到鬼。

朝廷这次要把渭州仓六十万石一律搬光,五十五万石的巨大亏空若是补不上,或是在补亏空过程被朝廷发现,元善被砍肯定是避免不了,但此事非他一人能够完成,还涉及到渭州上下官员,而负责倒卖的,则是元家商队。

元善或许不会供出元家商队,但其他官员能不供吗?而供的结果就是整个元氏家族遭殃,要是再查出粮食是卖给吐谷浑,那后果更要严重百倍。为今之计,也只有天下第一粮商能够帮元家度过这个难关了。

独孤顺沉思片刻,缓缓的说道:“独孤家有的是粮食,而且全部是上好的江南稻米。关键是你们元家可以在短时间内,神不知鬼不晓的运到渭州吗?”

“运输之事还得请世伯用贵府船队帮忙!”元敏苦笑一声,说道:“若是世伯愿意帮我元家度过这次难关,我们不仅以市价购买这五十五万石粮食,还将买下贵府粮店,价钱的话,在世伯所说的基础上额外加三成,以酬贵府之恩。”

独孤顺顿时哭笑不得,他都想降三成了,谁想到元家为了寻求独孤家的帮助,主动加上三成。沉吟半晌,冠冕堂皇的说道:“关陇三派已经达成同气连枝的共识,大家现在就是一家人。元家如今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我独孤家义不容辞。贤侄回去告诉元胄贤弟:就说咱们还是以之前的价格交易吧,至于这三成酬谢,休要多提,否则便是不当独孤家是一家人。”

元敏原以为独孤顺会落井下石、借机加价,不料独孤顺这般仗义,令他心中感激万分,他上前深施一礼:“多谢世伯仗义相助,小侄一定如实将原话告诉家主。”

“那就这样吧。”独孤顺微微一笑:“我今晚就让人把粮食送去渭州。不过最近风声紧,且时间紧凑,单靠我独孤家船队,不仅容易惹人生疑,也怕贻误交粮日程,所以你们最好也派出一支船队协助。”

元敏拱手询问:“世伯,但不知元家船队要去何处装船?”

独孤顺说道:“让你们家的船队开到盩厔县郭家码头。”

元敏心中叹为观止,本以为独孤家的粮仓近在京城东边,谁想到会远在西边的盩厔,这中间足足隔了两个县,而且以什么郭家掩饰,独孤家的谨慎可见一斑,再度拱手道:“小侄知道了,这就回去安排。”

“嗯!”独孤顺点了点头,向独孤整说道:“老七,你亲自去盩厔县,全力协助元家办好这件事。”

“喏。”独孤整行了一礼,和元敏一起离开。

独孤顺独坐在书房之中,默默的思考着独孤家的前途。

杨集的横空出世,事态的发展已经使杨广的地位牢不可破,使他对杨勇复兴的幻想彻底破灭;而关陇贵族暗中支持杨谅,斗得过名将辈出的朝廷王师吗?有动摇大隋国基的能力吗?

杨坚现在把杨纶任命为兖州大总管,从这一任命即可看出杨坚开始针对杨谅这个不听话的儿子布局了,而杨纶素来与杨广交厚,又是相当能打的名将,有他坐镇兖州,杨谅如果造反,几乎没有夺下南四陉的可能。

但杨纶的性格缺陷也很严重,在大事上不足为虑,所以目前皇族之中除了杨广之外,最令他担心的便是杨集了,此子有头脑、有胆魄、有眼光、有手腕,当所有人都以为他是纨绔子弟时,却在重重迷雾之内默默的成长,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杨广有此子在凉州声援支持,可在放开手脚做出许多不利关陇贵族的事情,而关陇贵族时刻被这头小老虎威慑核心地带,可以作为的地方着实是少之又少。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