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8、巨额财富  重生:从1983年走起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于和平烫了一头卷毛,鼻梁上架着一副褐色蛤蟆镜,上身是大色块的花衬衣,下身穿着当下流行的浅棕色喇叭裤。

苏凌忍不住想笑。

这身行头显然是在模仿当时引进的首部美剧《大西洋底来的人》中的男主的打扮。

这部剧男主麦克的喇叭裤、蛤蟆镜成为这个阶段男青年的时尚标配。

苏凌一言不发,走过去仔细端详摊位上的猴票四方联。

一个三十来岁的男人,胸前背着斜挎包,慢悠悠来到于和平摊位前。

此人面色苍白,骨瘦如柴,一对凹陷的眼睛,发散着安于现状、与世无争的柔光,一看就是个典型的文弱书生。

于和平看见这人,热情打招呼:

“哎哟,乔耕书,好久不见了,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

名叫乔耕书的男人粲然一笑,“没事干溜达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好邮品收藏。”他站在摊位前,注释桌面上的庚申年猴票四方联。

于和平顺着乔耕书目光看一眼,马上说道:

“乔老爷,猴票四方联很珍贵,您要不要来一套?”

乔耕书是于和平在云南上山下乡的插队的队友,两人算是老相识了。

乔耕书看着桌上的猴票四方联,半天不吭声。

乔耕书父亲是旧上海实业家,落实政策后,当年查抄的金银玉器、古玩字画、以及工艺品和私房,都归还了乔家,乔耕书是家里唯一的儿子,一夜之间变身富豪。

于和平热情洋溢撺掇道:

“猴票四方联面值三角二分,现在已经涨到8元了,以后肯定还会增值,要收藏,就得趁早。”

苏凌站在一旁,握紧画夹的背带,佯装观看桌上邮品,耳朵却仔细谛听双方的交易。

“猴票四方联什么价?”乔耕书问。

于和平躬身微笑,“您在别的摊位人买,十元就能成交;在我的摊位卖,您最少也得给我50元。”他压低声说。

“为什么?”乔耕书很不爽,“你是看我钱多,花不掉吗?”

“嘿嘿,钱多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卖给您乔老爷的货,那必须是绝对的正品。”于和平近乎谄媚,“我们是上山下乡、蹉跎岁月的交情,一分价钱一分货,我的对你负责呀。”

苏凌感觉有好戏上演。

据他目测,摊位上的猴票四方联,似乎......并不是正品。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