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派,对方立刻变得更加客气,点头哈腰的,恨不得120度鞠躬……
如此一来,今年的夏收双抢倒是史无前例的顺利。
哪怕在东洋人打进来之前都没那么太平过。
土匪倒是从来不在双抢时候来闹事,这时候是农民最忙也是最穷的时候,来抢也抢不到东西,至于绑票……怎么也得等秋收后农民卖了粮才有钱赎人吧……
往常祸害夏收双抢的主要是各路二流子小痞子比如尚未“发迹”时的老蟛蜞。
他吃准农民要抢时间,故意带了几个流氓过来,围住人要点小钱,不给就把你镰刀偷了或者调戏送饭来的媳妇,总之就是让你没法好好摘棉花割麦子。
农民最讲看天吃饭,要是错过这个节气,那下半年可就真的颗粒无收了。
于是哪怕去借高利贷也只好满足他们的无理要求。
巧得很,当年唐全禄就是镇上最大的高利贷出借者,他和老蟛蜞的友谊源远流长。
现在老蟛蜞的死给各路土匪和二流子都敲响了警钟。
尤其是后者,平时是普通村民,也去茶馆听书,眼下祝先生和保卫三中的书,已经不光是六场的孔先生再说了,附近几个村镇的先生都在说。
而且乡亲们也喜欢听。
这里面自然有周得同的作用,他让孔先生没事就去周围村镇转转,和那里的先生们吃吃茶聊聊天,反正都是光裕社出来的,拜的都是三皇老爷,彼此是师兄师弟相称,日常交流业务也属正常。
孔先生把自己新编的赚钱书告诉同门师兄弟,自然让后者万分感激,要知道这年头,哪怕是师傅都不会把全本传给学生意的。
所谓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是这个时代艺人的信条。
孔先生之所以那么大方么,后面也是周得同的袁大头在起作用。
孔先生既向同门买了好,还能落得实惠进账,何乐而不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