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三弦就说场大书又怎么样?”
“不来三(不行),不来三(不行)”孔先生脑袋摇的和拨浪鼓一般“我学的就是弹词,去说大书,要被同行骂偷吃稀饭的!”
评弹弹词与评书的总称,弹词又说又唱,用三弦琵琶伴奏,演出内容多为才子佳人男欢女爱,评书则不用乐器,和北方评书相仿,所演内容多为金戈铁马或者侠客英豪,故而又被分别称为小书和大书。
虽然都用苏州话表演,但方式风格不同,行内俗称“小书一段情,大书一股劲”
虽然没有严格规定,但两者泾渭分明,从来就没有大书小书两门抱的说法。
林正方今天也确实有点过分,他竟然要求孔先生停说几天《白蛇传》,改说……《祝队长大破蟛蜞窠》。
孔先生当然要双脚跳了!
其实,大书小书虽然是两种表演方式,但艺人之间倒是视彼此为同行,毕竟都是拜的一个祖师爷。
对于优秀艺人而言,在精通本门功夫的同时,对另一派的代表作也能来上几段,像不像三分样,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每年救济同道的慈善义演时,反串一下,也是个不错的噱头,能招来不少客人。
孔先生也能说几段《水浒》《三国》什么的,跑码头时候作为压箱底的本事,用来招揽听客,偶尔说一场,同行也不会有意见,反而要夸一句,会的多,本事大,祖师爷赏饭吃。
可《祝队长大破蟛蜞窠》……
这,这怎么说?
孔先生向林正方解释:“要是我当时在场,全部看到了,再给我十天半个月,我哪怕不招人,自己也能编个七七八八,但那天我也多喝几杯,到了房间倒头就困,半夜被一声炮响惊醒,吓得缩在被头窝里索索发抖,你让我说什么?总不能讲祝先生一道白光,十里之外取老蟛蜞人头,或者老蟛蜞摆开无常擂,祝队长连挑十大虾兵蟹将,最后一记黑虎掏心,把老蟛蜞打下擂台吧!”
“编书不是你们说书人的本事嘛?你随便编就好!祝先生不是有枪嘛?阿拉不说十里之外取人首级,就短点,十丈!十丈外,双手持枪百发百中,日打鹞鹰,夜打香头,练的是二五更的功夫。当天晚上‘啪啪’两枪,送老蟛蜞和黑泥鳅见阎王!”林正方是开茶馆的,算是正宗的“职业”听客,当下给他指点迷津。
“要么醒木给倷,倷上台!”孔先生白眼一翻。
“啧,你这不是放刁嘛,我要有你这个本事,我何必还守着这个破茶馆?我就是给你提个醒,你脑子比我好,我都能编出来,你编不出?”
“你说的这不是祝先生,这是‘平湖盗’的女土匪黄八妹啊!”
林正方急的跺脚“你管他那么多!说了就是!平时看你头子蛮活络,怎么这个时候拎不清呢?乡亲想听什么你就说什么!又不会追究你的法律责任!对伐!”
孔先生正要反驳,忽然耳边传来一声“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