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4章:古文字学界大型追星现场  我在北大学考古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够花心思在古文字上,是学界之幸,我们这些老家伙巴不得后继有人,把这门学问发扬光大。”

勉励完苏亦几句,看着旁边急得不行吴镇武,老先生笑道,“刷,今晚就刷!找个安静的房间,到时候,你们别忘了找印泥来。”

他口中的刷,自然是刷书。

是借用《海岳名言》里面关于米芾“臣书刷字”的典故。

文章里面还借用米芾之口评说,“蔡京不得笔,蔡卞得笔而乏逸韵,蔡襄勒字,沈辽排字,黄庭坚描字,苏轼画字。”

指点江山,挥斥方遒。

也从这里面看出来米芾的性情。

老先生借用这个典故,自然也是一个秒人。

实际上,看过老先生晚年的讲座视频都觉得这是一个可爱的胖老头。

晚上,苏亦跟吴镇武师兄,如约而至。

启功先生的客房,来访者众多,并不安静,于是,他们找酒店的管理人员以提前布置会议室的名义拿了会议室的钥匙。

研墨,苏亦是专业的。

之前在广美,他就帮过师爷关山月先生研研墨,现在有机会给启功先生研墨,谁都不能跟他挣。

他一边研磨,启动先生一边问,“你们想要什么内容?”

众人纷纷摇头,“元白先生写什么,我们就要什么。”

不曾想老先生较真,“可不行,必须是你们喜欢的。”

一时之间,众人还真没反应过来要啥。

苏亦也是一样。

能有求到字,已经很满足了。

哪里还有什么要求。

启动先生提供免费定制,想都不敢想啊。

于是,他有些鸡贼地望向汤余惠,“要不汤师兄先来?”

死道友不死贫道。

有苏亦抛砖引玉,吴镇武几人也纷纷说汤师兄先来,表面上是对师兄的尊敬,实际上都没想好要求啥字。

汤师兄没法子,硬着头皮说道,“要不,先生给我写一首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吧。”

启动先生笑,“行,劝学篇,也算是应景!”

于是,著名的诗句“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跃然纸上。

汤师兄过后,大家都望向何师兄。

何师兄思路也限制了,竟然学着汤师兄,“先生给我一首孟郊的《劝学》可行?”

自然没有问题。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这首更加直白。

接着是曹师兄,为了不歪楼,曹师兄也是劝学篇诗句,他的是朱熹的《劝学诗、偶成》。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到黄师兄的时候,也没有办法离题,还是劝学诗。

是颜真卿的“三更灯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轮到吴镇武的时候,这家伙都后悔不已。

因为一时半会,他也想不起来,劝学诗还有哪一首了。

苏亦见状笑道,“书中自有黄金屋!”

有了这一提示,他直拍脑门,“对啊,赵恒的《劝学诗》……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

最后所有人都望向苏亦。

容易想到的诗歌,前面都差不多给掏出来了,大家都好奇他会选哪一首。

从某种意义来说,这也是古诗词存量的小比拼。

谁最晚谁最难。

苏亦承认自己知道的劝学诗都被用完了,只好另辟蹊径。

“碧山学士焚银鱼,白马却走深岩居。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书。”

没错,就是杜甫的《柏学士茅屋》,尤其是最后一句,尤为应景。

这个环节,大家表现的都不错。

启功先生都挺满意。

他写完最后的诗歌以后,又给大家一个写一首他的自作诗。

熟知的启功先生书法的人,都知道他的《自作诗卷》多不胜数。

水平嘛,只能说水法水准相当高。

这晚,启功先生心情极好,在会议室的长桌上,弓着身子泼墨挥毫,好不快哉。

一口合成,连携了十二张条幅跟一对楹联。

苏亦跟吴镇武师兄,一人两幅。剩下一幅,大家都让了苏亦。

因为楹联的内容恰好是陈垣先生自题的“百年史学推瓯北,万首诗篇爱剑南。”

瓯北是清代学人赵翼的称号,而剑南则是陆游的《剑南诗稿》,因此,剑南也指陆游。

作为陈垣先生的小老乡,这幅指向性如此直白的楹联,吴镇都不好意思跟他抢。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