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了。
“小师兄,怎么回事,清华怎么有收藏,咱们北大没有?太遗憾了。”
听到这里,同学们突然有些不忿起来了。
有人同学猜测,“难道是因为梁思成先生?”
苏亦摇头,“应该不是,整个中轴线测绘项目跟清华跟梁思成先生没啥关系,反而,跟咱们北大关系匪浅。”
听到这话,众人就来劲了。
苏亦解释,“其实,整个测绘项目,北大有不少的师生参与,1943年底,时任北大工学院建筑系的系主任朱兆雪先生请营造学社的邵力工和北大工学院讲师冯建逵等带领部分学生,也参加了此项古建筑测绘项目。因此,北大建筑系这边应该有部分测绘图。”
“那怎么又跑去隔壁的清华了呢?”有同学不不解问道。
不需要苏亦回答,就有同学反问,“咱们北大还有建筑系吗?”
众人恍然。
52年院系调整,清华文史类专业并入北大,北大工科类专业自然也并入清华,建筑系也不例外。
兜兜转转,原来是怎么回事。
苏亦笑,“有这样的渊源,同学们要是感兴趣的话,可以去借阅。”
“小师兄呢?”
苏亦笑道,“我等你们借阅啊,到时候,我不是可以看了吗?”
噗嗤!
瞬间,现场哄笑起来。
苏亦无辜,“没法子,我不认识清华建筑系的人。”
又是一阵哄笑。
新的问题又来了。
“那小师兄,你是怎么看到永定门的图片的?”
汗,这个问题,怎么还跳不过去呢。
望着提问的尹晋南,苏亦无奈,只好继续瞎扯,“与bj城中轴线重要古建筑测绘工程同时,北平都市计划局还特聘时任教于北大艺术学院的俄国画家毕古列维赤进行描绘bj古代建筑的油画及水粉画创作。毕氏的画作并非完全写实,而是带有一定的写意成份,这使得画面更为紧凑迷人。此番创作自1936年一直延续到1948年,画作后归北平文物整理委员会保存。后有部分画作被送至南京展览流入台湾,现存台湾大学美术馆;而留在bj的画作……”
听到这里,众人双眼放光。
尹晋南直接说,“这部分不会留在咱们北大美术学院吧?”
“我的天啊。”
“终于有属于我们北大的东西。”
“不容易啊!”
苏亦还没有说完,这帮家伙就开始兴奋起来了。
于是,苏亦很残忍地打击他们的幻想,“你们想多了,咱们北大现在没有艺术学院,留在北平的绘画跟其他测绘图一样成为文物研究所的珍贵藏品。”
“啊……”
看着他们一脸失望的表情,苏亦都不忍心继续说下去了。
结果,尹晋安这个家伙还锲而不舍,“那么小师兄,你到底是从哪里见到永定门的图纸资料的嘛?”
苏亦无奈,没有想到尹教授年轻的时候还挺轴的哈。
他只好说,“我是在故宫看到的,60年代,政府将其中的紫禁城建筑355幅图纸拨给故宫博物院收藏。”
众人恍然。
好在,经过这么一打岔,大家也不再纠结,苏亦紫禁城建筑的图纸跟永定门有啥关系了。
毕竟永定门也不在紫禁城。
但不管如何,还是糊弄过去了。
其实,后世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的时候,曾经跟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共同出版过一部《bj城中轴线古建筑实测图集》。
这书汇聚众多单位的藏品图片资料,除了文研院/故宫,还有清华珍藏的营造学社1940年代绘制的故宫古建筑测绘图62张,以及其中50幅远赴台湾展览后滞留台湾的图纸。
一网打尽。
这样一部如此具有史学价值的图书,定价多少呢?
具体多少,苏亦也不太确定。
差不多两万,买不起系列。
除了在网上看过相关的资料,苏亦也没机会看过内容。
说到最后,苏亦只能鼓励道,“未来你们毕业了,如果谁被分配到故宫或者文物局,有机会的话,可以推动相关图书的出版哈,你们小师兄我有生之年还没有机会看到这些资料,就要靠诸位了。”
瞬间,众人哄笑起来。
苏亦也不是开玩笑。
能够建议尹晋南央美读研,为何不能建议这帮家伙去推动图书出版立项呢?
要知道再过几十年,这帮家伙就会成为国内文物系统的权威人物。
由他们其中某些人去推动一部图书理想,这本身就非常合理的事情。
要是图书价格定价少一定,就更好了。
其实,事情到了这里,也没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