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4章 一起跳舞吧  我在北大学考古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黎新叶有些不好意思,却被身后的方灵推了一把,身子一个踉跄,就被苏亦抓住双手。

然后也有些笨拙地学着苏亦的动作晃动起来。

苏亦笑得更欢了。

然后继续重复歌曲。

“你你你你要跳舞吗?你你你你要跳舞吗?你你你你要跳舞吗?”

很洗脑的神曲。

奈何没有电音。

不仅如此,他还做出各种新的动作,黎新叶不熟悉他的套路,也跟着他学着,他做啥这姑娘就做啥。

于是,苏亦突然就做出一个学猫叫的动作。

这姑娘也开始比着小拳头了。

瞬间,苏亦笑得不行。

这姑娘也反应过来了。

“坏蛋!”

黎新叶一脸娇嗔,却并没有真的生气。

她刚想要停止动作,苏亦就把王讯跟张新喊过来了。

他俩下场了,方灵跟王晓萍她们也都下场了。

原本还没播放的迪斯科舞曲,见到大家都下场了,也都开始提前播放。

于是,苏亦口中的歌曲也变了。

“欢迎光临人来人往的银河迪厅

这里没有悲伤只有我和你

……”

听着他的嘴上碎碎念的,黎新叶哭笑不得,“你唱的歌曲都好怪。”

“怪什么?怪好听的,是不是!”苏亦自问自答。

这姑娘竟然点头了。

妈呀。

这丫头,也有一颗摇滚的心啊。

奈何,崔健没火。

早了十年了。

其实,苏亦就是闹着玩的。

唱歌什么的,都是为了让黎新叶放开胆子,这姑娘真的放开僵硬的身姿,苏亦也不搞怪了。

要对身体的控制能力,他比黎新叶差多了。

他就是瞎跳。

都是蹦野迪的那三板斧,来来回回,就那么几招。

而且他还下意识避免扭臀顶胯这些大尺度的动作。

所以,他的迪斯科,其实很多动作都是现学现用的,就是刚才黎新叶教给他青春友谊圆舞曲,黎新叶跳着跳着也发现这个秘密,这姑娘就忍俊不禁,偷笑起来。

很快,集体舞就结束了。

青春友谊圆舞曲,迪斯科,这两首舞曲都是集体舞。

虽然大家都有舞伴,但,跳的都很克制,如果没有迪斯科跟苏亦的乱入,舞会到了现在都很复合这个年代的特色。

然而,有迪斯科的存在,就说明今天晚上的舞会,多少有点不正经。

国内的舞会,由来已久。

民国时期,就不用说了。

上世纪三十年代是穿着西服旗袍、叼着西洋香烟、洒着诱惑香氛在舞池里肆意寻欢的纵情年代。

甚至,跳舞与男女平等、社交公开、妇女剪发一起,都属于新思潮的产物。

就算如此,张爱玲曾说“中国是没有跳舞的国家”。

真的是这样吗?

并非如此。

古代中国的舞蹈,就不用说了。

被李白用“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形容的杨贵妃,跳的胡旋舞就可以把唐玄宗迷得神魂颠倒。

甚至,扯远一点,敦煌飞天壁画都是有跳舞艺术的元素,不然,后来怎么会弄成一个敦煌飞天舞呢?

好吧,这个有扯了。

但,中国真是一个有舞蹈的国度。

不说,十里洋场的上海滩,那是民国的灯红酒绿,纸醉金迷。

就算解放以后。

五十年代圆舞曲,也不用说了。

六十年代,大学里面就开始举办各种舞会了。

而且,还是男女相拥的舞会。

只不过后来,又禁止不让跳了。

但学生不能跳,老师还可以跳的,演变到后面,老师也不能跳了。因为大家都开始觉得舞会是资产阶级的产物。

大学生,正在身体和思想的成长阶段,不要受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影响。

所以这些舞会不允许举办。

一晃就十年,十年间,这些玩意,就跟禁忌般存在。

到了七十年代末期,现在。

首都各大高校,舞会开始复苏了。

就好像现在的北大,说跳就跳。

但这个年代的舞会还是很克制的,舞场几乎都设在大礼堂或会议室,没有专门的舞厅,但跳舞者都比较正规,许多是在模仿五六十年代的跳交际舞模式,带有苏联式交际舞的影子,省一级的跳舞环境比较好,有的场地是地板还打上了蜡,当时初学交际舞的人比较多,舞场秩序也比较好,放的舞曲多为世界名曲和邓丽君的歌曲。

就好像现在的北大。

舞会场地也选在大饭厅,一开场就是青春友谊圆舞曲。

满满的正能量。

不过北大的大饭厅,条件终究是简陋了,没有木地板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