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5章 高老师的故事还没结束  我在北大学考古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为不是调干,对于我后来的生活也是有影响的,主要是工资没了。当时北大的学生,不管是什么人都要收每一个月12元的伙食费,12元学校统一收取,然后统一安排伙食,至于生活困难的学生,也可以申请困难补助,一到三块不等,自由申请,我最终也申请了一元补助,买一些学习用品,笔墨纸砚什么的,甚至当时穷到没钱买脸盆,还用了另外一个室友两年的脸盆,这种情况直到第三年才改变。”

“第三年发生什么了?”还是许婉韵问。

苏亦继续负责添茶倒水。

高铭先生说,“三年级的时候,学校学生科突然有人过来找我,询问我来学校之前做什么,我就是如实禀报了。至于为什么学生科的人突然找我问话,那是因为我的档案三年级才调过来北大,学生科的工作人员才直到我已经工作了四年,这样一来,就开始恢复我享受调干待遇。”

享受调干待遇?

确实很有中国特色。

“这是啥待遇啊?”苏亦有些好奇。

他对这个时代,了解太少了。

高铭先生也不隐瞒,“分等级的,主要还是生活补助,有28元,也有32元的,还有更高的,我32元。我为啥是32元,也是有原因的,52年我离开劳动局的时候,国家正在评级,过去是没有职称的,我当时一个月拿38元,因为是供给制。从52年开始就要评级拿工资,我虽然没有职称,但我在劳动局的负责一个部门的工作,所有评级给我评得很高,一般青年人都拿62元,我就被定为78元。”

“领导级别了。”俞先生说。

高铭先生笑,“是挺高的,因为我比他们高三级,78元在当时已经相当高了。所以我在北大的调干待遇对于起来,不算太低也不算太高,32元,属于中等级别,跟我评级对应的工资不完全对等,但这32元,却使得我从三年级以后的生活有极大的改善。”

“终于可以买脸盆了。”苏亦说。

说完,苏亦就觉得不合适。

毕竟这个时候不能瞎皮,刚要道歉,顿时,高铭先生开怀大笑,“是的,享受调干待遇,拿到钱,我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买脸盆。”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