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学习历史。
于是苏亦跟他们说了巫师,说了史官。说了修史传统的根源是天人合一的观念
如何学习历史?
当然是要跟大家梳理一下历史是怎么来的?
前面已经讲了宅兹中国。
讲了何尊铭文。
那么必然要讲到甲骨文,讲到占卜。
肯定要讲到巫师,进而,讲到史官。
这一切,在之前新会的现场都讲过。
所以再次讲起来,苏亦得心应手。
当老师就是这样。
同一个知识点,面对不同的学生要讲无数遍。
同样,面对自己的学术观点,要讲几十年,不断的讲重复的讲,不仅如此,还要系统的讲。
最好能够构建一个学科体系。
比如邓广铭先生,可以说是凭借着一己之力推动了整个宋史学科的研究。
同样,宿白先生也是如此。
凭借一己之力推动了整个中国佛教考古的研究。
但,这两位大佬之所以能够成为各种领域的创建者奠基人。
除了他们本身的能力之外,北大也是一个极好的平台。
而,苏亦此刻也是如此。
有机会让他发言,他当然不会错过。
他跟台下的学生分析,修史传统的根源是天人合一的观念。
何为天人合一?
也就是真命天子的那一套。
皇帝的权利来自于天。
而皇帝就是天的儿子。
也就是所谓的天命所归。
还跟大家说,修历史能够更好地维护传统的价值观念。
说到这里,他用乾隆年间的编着的贰臣传来举例。
还用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来举例。曾国藩为什么要镇压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打的旗号当时被认为是邪教,而且洪秀全刚刚起兵就破坏文庙,而且把孔子、孟子的牌位扔到粪坑加以侮辱,把儒家经典称为妖术,把读书人抓来不允许他们读书。所以曾国藩讨伐太平天国的文稿里面讲的,我们的祖宗孔子、孟子在九泉下痛哭,如果我们再不起来镇压他们,我们以什么脸见我们的祖宗。”
甚至说到最后,说到了国家为什么要修史。
“要是清朝不是通过修历史,通过这样的舆论工作来证明自己是中国价值观念的继承人,维护传统文化,曾国藩他们怎么能够把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代表呢?这就是维护这个历史的作用。”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的历史,它的传统就是为现实服务的,为当时的政治服务的,是为了证明这个政权的政治合法性,所以以前有一个说法叫做要灭一个国就先要灭它的史。”
知道历史是怎么来的,而历史又有什么作用,才可以更好的去学习它。
同样,这里面的内容,也不是苏亦的独创。
他只是引用了复旦大学葛剑雄的说法。
所以,他今天上下两部分的发言,都是引用了复旦“双葛”的言论。
从某种意义来说,他就是历史的知识的搬运工。
然而,两位大佬的学术思想拿过来应对台下这帮初学者,足够了。
不仅如此,他今天的发言也让台下诸位北大师长吃惊不已。
谁也没想到他一个考古学研究生会跑去研究这些晚近的学术史、思想史。
从何尊铭文到满蒙回藏鲜之学,这中间的跨度也太大了。
然而,也因为这次的发言,让他在整个北大历史系彻底出名了。
北大历史系小师兄的光芒,再怎么样的低调都没法掩盖住了。
我在北大学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