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单字近五百个,这个时候的他,已经能用“犇”来形容了。
当然,罗振玉之所以在甲骨文上取到如此高的成就跟王国维是分不开的。
两人,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之后,就东渡曰本避祸了。
在曰本期间,罗王二人的甲骨史料研究近乎达到了巅峰。
这也是为什么会有人把甲骨文称为“罗王之学”的原因。
就连《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也是受到曰本学者内藤湖南所写的《王亥》影响,在《王亥》的基础上进一步做补充。
内藤湖南不是湖南人,他是曰本有名的汉学家,跟罗振玉的私交甚好。
不过王国维写《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的时候,已经归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