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阻挡了《驭风少年继续创造票房奇迹的詹姆斯·卡梅隆。
好吧,这事算是董熹碰瓷了。
不过缘分就是这么奇妙,多年前在泥潭里打滚的董熹怎么都不会料到,他现在有机会和卡神一起玩水。
卡神喜欢潜水,甚至达到痴迷的程度,他自己都说过,除了拍电影,他最热爱的就是潜水。
这种兴趣其实来自于他的童年时代。
卡梅隆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离尼亚加拉大瀑布不远,家乡附近的小河正是他第一次接触水下神秘世界的地方。
既没有安全措施也没有专业指导,全镇唯一有潜水证的是消防局的尸体打捞员。
很幸运,卡梅隆没有照顾对方的生意。
童年的卡梅隆依靠父亲拉住他腰上的一根绳子,完成自己的第一次探险。
16岁的时候,卡梅隆央求父母将自己送去潜水班学习,由此正式开始了自己此后几十年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电影中都与潜水离不开的经历。
不管是第一部电影《食人鱼2:繁衍还是目前最后的一部作品《泰坦尼克号,都是与海洋息息相关的。
说来也巧,在大船之后,卡梅隆已经多年没有电影上映。
在这个时间段,董熹则迈出了他征服影坛的脚步。
而如今,两人的旅途的交汇点,又集中在了3d电影这个站点。
两人一个在西方,一个在东方,目的却相似:完成全球电影行业的革新,让3d电影从此成为了商业电影的主流。
“董,做为一个新手,你表现的很棒!”从海底浮上来的卡梅隆,一边脱着装备一边朝董熹竖起大拇指。
“……”董熹没有说话,平复着刚刚从水里钻出来的心情。
他来这里,自然不是单纯的陪卡梅隆潜水,更重要的是看上对方研发的3d拍摄技术。
相比于董熹,卡梅隆准备的时间更长,当然也更有话语权。
是卡梅隆通过有力的事实逐步说服索尼研发和生产简易高效的3d摄像机,使3d技术真正能够被运用于电影制作之中,而不是像以往那样通过后期转换和成像变幻来合成3d效果。
在众多连锁影院不愿意花费资金革新放映设备的时候,也是卡梅隆极力向其他导演推荐新一代的3d摄像机进行电影制作。
第一个试验的导演是罗伯特·罗德里格兹,他用这套新的3d摄像机拍摄了3d版的《特工神童3。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仍旧需要带上过时的红蓝纸质眼镜。
卡梅隆希望这将会引发对更多3d电影的需求,推动影院老板们投资下一代放映系统。
在2003年的夏天,《特工神童3在全球收获2亿美元票房,但是放映者们仍旧不愿意投资这项技术。
在今年3月份召开的影院年度大会上,当拉斯维加斯巴黎酒店中举行的大会到达最高潮时,卡梅隆开始布道。
他夸张地告诉电影放映者们,世界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影院时代”。
为防止扇情策略不奏效,卡梅隆说了些预示不详的话,他说那些不转变的人将会后悔,此时的美国还只有79家电影院能放映3d电影。
在私人游艇上,卡梅隆向董熹询问道:“董,华国目前有多少家可以播放数字3d影片的荧幕?”
“大概只有20多块。”董熹皱了皱眉,显然也觉得这个数字拿不出手。
不出所料,卡神摇了摇头,略带蛊惑的说道:“董,你的那部电影上映时,你觉得会有多少块屏幕?”
“300?”董熹不太确定。
“太保守了!”卡神站起身来,面对着大海:“至少需要1000块银幕,才能承载起这场豪赌!”
看着卡梅隆的背影,董熹没有说话,而是静静的思考可行性。
投资下一代放映系统,在他看来是必须要做的事,否则电影院就会被网络击垮,正如当初被电视击垮那样。
但国内的市场,他是有所了解的,升级一个影院的设备需要10万美金,而1000块银幕至少需要几千万美金。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他明白卡梅隆愿意跟他聊,除了共同的3d梦想外,更重要的是董熹在东方的影响力。
每次电影技术革新的背后,都是一场角力的过程。
董熹有资格站在舞台上,去做那冲锋陷阵的勐将。
或许在卡梅隆眼里,董熹是值得拉拢的人,至于他嘴里的电影,反而没那么重要。
根本就没有当成竞争对手,这也是他愿意和董熹分享技术的原因。
在天才的眼中,只有自己才是一锤定音的角色,其他人只能是配角。
对于他这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