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八十六章 时人不识凌云木(一)  重生之不甘零落身为尘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太后并非无缘故地突然逼长公主出面撮合俞明鸾与梅九郎,而是形势所迫。

自呼延圣意外身亡后,赵国公世子的位置就非呼延宙与发妻的儿子呼延令林格莫属。

根据赵国公夫人贾氏的密报,太子已派玄鼍卫保护这对母子入京,应该是皇帝要在寿宴上册封令林格为世子。

这些年,俞铮为了削弱柔然做了不少谋划,其中就包括拉拢被柔然统治的图勒诸部。

柔然动则能发兵几十万,图勒八部功不可没。

但图勒诸部却因早年战败,不得不归降于柔然,也一直被柔然的贵族所欺压,嫌隙早生。

而乌护部在图勒诸部中影响最大,令林格的母亲正是乌护部的一位公主。

让乌护公主重获尊位,册封令林格为世子,继承国公之位,这便是九翎瓦解柔然,继出使离间后的第二步。

而且太后也预料到,这个令林格将会是青鸾郡主夫君最好的人选。

所以她才要搅局,不想让这桩亲事达成。

眼看着自己布的局,给皇帝和太子做了嫁衣裳,太后怎能甘心。

太后与长公主出师不利,未能让梅九郎搏得郡主的好感,但太子却步步为营。

是夜,太子在九成宫陪同俞铮召见了刚入京的呼延令林格。

令林格的容貌十分胡气,高额隆准,棕灰色的眼珠,脸廓有着刀削般的棱角。

他年纪二十多岁,看着却要更成熟些,身材魁梧且高大。

发色虽黑,但额前毛发蜷曲,腮旁颌下留有一点小胡子。

“皇帝陛下、太子殿下。”

他单膝跪地,同时辅以乌护的礼节,单手扶肩,有力地颔首。

“不必多礼,平身。”

令林格少年时同母亲被贾氏驱逐,逃回乌护,所以他既会说乌护语,也会说九翎官话。

但因为多年未曾踏足过九翎,说话时难免会夹杂着一些语调。

“世子一路还算平安?”

“多亏陛下的亲兵卫队护送,不然出不了柔然就得死在暗箭之下。”

“这一路虽追杀连连,但蒙陛下福泽,有幸躲过去了。”

令林格从怀中取出书信,呈给俞铮,说:“这是我舅父的书信,他愿意率部归降,效忠陛下。”

“也请陛下维护乌护,不被柔然所欺压。”

俞铮满意地问:“图勒八部接连三年受雪灾,听闻马匹、牛羊都损失不少,朕的赈济,使者可都送到了?”

令林格面有戚色地说:“乌护部还好,但图勒内其余势弱的部族得而又失。”

“牧利可汗不仅不赈灾还抢夺粮食,乌护只得将自己所得分给其他部落一些。”

“所以这次,不光是乌护,图勒诸部也都愿意归降陛下。”

“牧利可汗暴虐无道,气量狭隘,不光残忍地对待图勒诸部,甚至对柔然内其他可汗也屡屡嫉妒疑心。”

“乌护部相信,陛下的仁圣慈爱才是顺应天道和人愿。”

“愿奉天意、民意为陛下驱使。”

俞铮知道发兵伐柔然的时机来了。

可惜他如今缠绵病榻,再无力像马踏凉州那样去亲征柔然。

地利、人和都有,天时倒还差那么一点点。

本以为连年的雪灾会令柔然南下袭扰九翎的边境,这样九翎就有理由发兵。

但也许是牧利的威信大不如前,竟然宁肯抢图勒诸部的粮食也没有南下寇边。

俞铮是久经沙场的人,见过尸山血海,他最不喜欢打仗、死人。

但此刻,他却无比希望牧利能兴兵,给自己一个征讨的理由。

他的日子不长了,他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看到柔然被平定。

……

面圣后,太子没有将令林格送回行馆,而是将他请到了自己的行宫叙旧。

私下里,令林格显然与太子更亲密些。

“殿下之恩我无以为报。”

“这些年若不是有殿下的帮助,我也无法在乌护内立足,早死在了乌护的内斗中。”

“也多亏殿下的接济,我与母亲的日子才能好过些。”

俞成靖是礼贤下士的人,何况对待自己的重要盟友,忙还礼道:“世子不必如此介意。”

“你我是朋友,在中原,好朋友如手足,而且你还是我的盟友,我为你做得一切,都是你应得的。”

令林格最喜欢太子的一点便是他擅尊重人。

尽管令林格心知自己是太子的一柄刀、一个暗桩,但从俞成靖那里,他获得了足够的尊重。

即使在他最落魄的时候,俞成靖也没有像仆从、奴隶般地驱使他,而是给他一个选择,结盟的选择。

“这次除了要册封你为世子,封你母亲为左夫人外,还有一件事——”

俞成靖的脸色突然沉了下来。

他不是严肃,也不是凝重,是微垂眸光,一霎而来的落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