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84章 宫斗不如造反(二十一)  女主拿了反派剧本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王六郎名气大,世人们只记得他是名士,几乎忘了他是琅琊王氏子。

但,朝中的老狐狸们却不会忘记。

王六郎当上了博文馆的馆主,这是不是表明,以王家为代表的世家们,非常支持博文馆。

再进一步,他们是不是可以推测:何太后与世家结盟了?!

不只是朝臣们有这样的猜测,开始变得多疑、猜忌的永承帝,也感受到了一种威胁。

好哇,朕就知道,朕这个好母亲,表面上主动退让,实际上呢,人家是以退为进呢。

表面一套背地里一套,难道当年父皇会

永承帝用力要紧牙关,压下那句“大逆不道”的猜测。

但他胸中的怒火,却怎么都压制不下。

世家!

何太后!!

这两者都是先帝非常痛恨的,作为满心孺慕父亲的孝子,永承帝自然要秉承父亲的遗志。

他会把第一把火烧向盐政,也是在向世家宣战。

哦不,他才不是只会意气之争的冲动少年,他这是“釜底抽薪”呢。

世家为什么能够招揽门客、收买人心,还不是因为他们足够豪富?

有钱的才是世家风范,没钱的,啧啧,那就是穷讲究。

而世家会这般富足,则是因为他们霸占了太多的资源。

盐田、矿山、良田这些本该是属于朝廷的。

即便个人所有,也应该缴纳足够的税款。

然而,世家最擅长的就是搞隐田、隐户,大肆侵占官府的利益。

先帝时,曾经狠狠整治了一下隐田的问题,借着开国之初,重新登记、梳理了天下的田亩。

但政令归政令,地方上执行起来,还是有太多的漏洞。

比如那些世家、豪强,他们在地方上就是土皇帝,哪怕是朝廷任命的官员也不敢太过招惹。

先帝的新政,折腾了几年,收效甚微。

先帝终于意识到问题的根节世家!

只要这个庞大的利益阶层存在,皇帝就不可能真正掌控整个天下。

于是先帝便开始加大分化、打压世家的力度,还弄出了考试选官的政策。

可惜啊,他死得太早,这些计划都只是起了个头,根本没有执行下去。

永承帝会想到这些,用力握了握拳头,暗暗在心底发誓:“父皇,您放心,您没有完成的事业,儿臣来完成!”

不只是盐政,还有选官制度,也都要改革!

永承帝踌躇满志、斗志昂扬。

虽然第一次提出盐政改制的议题,遭到了满朝文武的反对。

但,永承帝非常坚持,拿出了帝王该有的“霸气”,强悍的表示:“改!必须要改!”

朝臣们:

他们看向永承帝的眼神,没有对于君主的敬畏,而是带着淡淡的无奈与忧伤这是哪里来的熊孩子?

真以为朝堂是过家家呢。

你是皇帝,你说的话,朝臣们就要去执行?

嘁,还是去做梦吧,毕竟梦里什么都有。

心里暗自腹诽着,朝臣们却不能说出来,他们低下头,仿佛被永承帝的“王霸之气”震慑到了。

实际上呢,他们是怕自己一个忍不住,会偷笑出来。

还是王源等几个大佬更能撑得住,非但没有失态的嫌疑,反而满脸认真,并时不时的点头,仿佛真的将永承帝的政令听了进去。

恰在这时呢,安国公跳出来上了折子:“臣提议重新登记盐田,并制定盐水标准!”

定国公陶勇的目光阴鸷,很好,好个韩大傻,为了当国丈,你小子够拼的啊。

是的,这位安国公,便是永承帝选中的几个“岳家”之一。

就在前两日,永承帝册封安国公的嫡次女为贤妃,位列四妃,仅次于皇后。

永承帝还把掌管后宫的权利,从陶皇后手中分出了一些,交由韩贤妃掌管。

有妃位,还有一定的实权,永承帝向安国公府展现了足够的诚意。

安国公也利索,直接找府中的幕僚,按照皇帝的意思,写了一份建议改革盐政的奏折。

朝堂上,安国公一个不太通文墨的大老粗,磕磕绊绊的将奏折读完,满朝文武,除了静默,就是偷眼去看陶勇的脸色。

陶勇:麻蛋,就知道你们这群混账在看老子的笑话。

老子、老子

贼娘的,老子果然瞎了眼,竟以为小皇帝是个好东西。

但,女儿都嫁了,还是他最宠爱的女儿,陶勇也不能真的跟皇帝撕破脸。

现在他能做到的,就是不赞同、不反对,当个泥塑。

最后,王源率先表态,“陛下英明,臣附议。”

王源发话了,追随他的朝臣们,虽然心里犯嘀咕,可也都乖乖跟着喊一句“臣附议”。

虽然还有些人迟疑,并没有表态,但大部分人都同意了。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