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军的到达,虽然一开始让百家寻受到了不小的惊吓。
不过知道他的来意后,整个人也就放松下来。
百家寻不知道为什么二伯一面告诫自己做锅盔的不易,劝自己放弃做锅盔生意。
又一面捧着个带面条的瓷碗,然后只是指导,并不搭把手地在旁边教自己做锅盔坛子。
这就搞得百有燕最后不得不,只能一个人独自去完成那进行到一半的整套案板了。
毕竟这一机会难得,万一错过了,第二天高军不来了又怎么办?
事实是高军自那以后,一有空总是会捧着个碗,跑过来指导一两下。
而每次捧着碗里装的东西都不同,有面、有饭、有时候只是一碗凉水。
不过凉水往往过了不久后就被太阳给晒成了热水。
就这么地,三个人分工明确。
在第二天接近下午时分。
锅盔摊总算完工。
“咯,说好的,四百块。”
百家寻从洗手间出来时,已是脱下了只穿了不到两天,却早就脏兮兮的高中校服。
由于钱早就已经被百家寻花光了,所以此刻能给的,也只能是银宝里借的钱了。
高军无意瞥到了这一幕,不知道为什么,他下意识把头撇到了另一边。
“钱我已经收到了,话说,你现在真的不打算把它运走吗?”
百有燕收了钱,看了眼摆在门面里,靠门口位置已经做好的锅盔摊子有些不解道。
百家寻来到锅盔摊子旁,用手在崭新的锅盔坛子口划了一圈,又拍了拍光滑锃亮,用不锈钢铁皮包满了的锅盔案板说道:“不用了,等风干后,我会托物流公司的人过来提货。”
“哪个物流?”百有燕觉得有必要打听清楚。
百家寻简单道:“顺风。”
对物流行业百家寻不是太了解,但他用过的物流中,顺风给他的印象是:
服务不错,速度也快,虽说价格要比同行高,至少百家寻接触几次都没有不满意的。
百有燕点了点头,经过这几天的接触,他已然是知道自己这个侄子。
——节约时节约死,花钱时花死。
印象最深刻的是,叫他一起去吃早点,他说不去。
问及缘由,说是舍不得花钱。
“呔,叔叔请你。”
这才把他带到了面馆。
问及要吃什么啊?
得到的答复是:
“牛肉面,鳝鱼码子,再来点千张,卤蛋,配点花生,还有……”
现在回想起来,百有燕都觉得自己当初劝百家寻去吃面,简直就是人生中的一大错误。
“就这么交给物流公司的人了?你自己不来?”
从百家寻的话里,百有燕听出了这么一层意思,甩了甩头,忍不住问道。
“嗯啊,我就不来了。
百家寻本不打算说,不过话都到这份上了,透露点也无妨,望了眼一旁的高军继续说道:
“二伯说过坛子风干大概要一星期,可一星期后离开学就不到一个月了,一个月本没什么,但我总感觉没有一个月的时间做准备心里有些发虚,所以想着尽早回学校去踏实。”
百家寻的话其实已经挑明了,这锅盔摊子就是做给他自己的。
而信息中也透露,他打算在自己的大学做锅盔生意。
百有燕握了握手机,说道:“那好,这摊子我再帮你看一个星期。”
百家寻道谢后,与二伯离开百有燕的门面,路上他们两个都没有说话。
百家寻推着寻妈蜡黄色的电动车,高军则走在一旁,拿碗的双手捧在背后。
走了一段路,高军忍不住了,对百家寻说道:“你真的打算做锅盔生意?还就在你大学?”
百家寻笑了笑没有说话,这问题已经谈过很多次了,而且结果已经显而易见。
“哎,我只是觉得,好好的一个大学生,却要去做什么锅盔生意,太可惜了啊!”
听闻高军的话,百家寻有些动容。
如果面前的是叔叔百有燕,百家寻一定会觉得他啰嗦。
事实是百有燕也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所以酝酿良久,百家寻对高军说道:
“可能我现在连一个完整的锅盔也做不出来,但我相信总有一天,我能把锅盔做出来。”
或许路人听了他这番话,仅仅只以为后面的“做出来”,就是指做出一个完整的锅盔。
但高军与百家寻两人都清楚,百家寻后边的那三个“做出来”。
其实是指把锅盔当作一份事业,闯出一番名堂。
高军没有说话,只是顾自点了点头,后又摇了摇头。
对锅盔生意高军太有发言权了,它的局限性太多,发展空间有限。
按高军的话来说——“锅盔生意本就是个小本生意”。
更何况无论是什么生意,都不是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