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朱慈炯又奏明了崇祯皇帝跟其要了大量银两,然后购置大量艾草、石灰或醋进行大范围的消毒处理。
待隔离的人病发,朱慈炯便遣大夫、郎中前去查看,若病症较轻,便统一安排在三秋所建病房中治疗。
倘若病症极重,便派士兵将其封所,直至其死,便连人带屋舍一齐烧毁,以防在传染旁人。
时有惨叫哀嚎之声,从屋舍传出,朱慈炯巡视也只是摇头叹息,却并不认为自己错了,毕竟古代医疗条件如此恶劣,他也只能有所舍弃了。
“奴家病了,知道活不了了,但求各位官爷行行好,将我病轻的小女带出去,给个活路吧。”
“阿娘……”
只见一个瓦房内,早就被郎中宣布死刑的,一个中年妇女托着重病的身体一步一步往大门爬去,手中牵着幼女,声音凄惨如丧考妣。
但守士卒却不为所动,只是待妇女稍微靠前,便用木条将其制止仅此而已。小女孩见阿娘如此,亦是梨花带雨抱着妇女哭个不停。
“三殿下,你怎么能让士卒如此对待她们。”
“三秋,我……”
“她们是病人,不是犯人!”
“我要救那个小女孩。”
这一幕恰好为三秋看到,便大声怒斥看守。看守见如此只得道出实情,这不怒气冲冲的三秋,就与朱慈炯理论起来。
见三秋要抱小女孩,朱慈炯赶急拦住,令郎中给小女孩亲自医治。并与三秋解释如今城内粮食紧张,病重者几乎必死,所以不应浪费物资。
也承认是他的疏落使病情轻微的女孩子差点饿死,并责令郎中给每户每人仔细查看,防止看出现轻重病人混乱的情况。
三秋本就不是斤斤计较之人,见实情如此,知三殿下无力救下所有人,也只能低头叹息。
“三秋,我先走了,这烟呛人。”
而中年妇女见小女得救当下气绝。一把火开始燃烧房舍,小女孩泣不成声,想将阿娘拉出来,却被士卒拉住。
房屋倒塌,在烈火中吱呀作响,烟好似熏到了朱慈炯,泪从他眼角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