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7翻铸上  我有一座文史馆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夏宁的博物馆里只有两件真品文物,一件是宋代官窑汝瓷,另一件就是这个西周青铜鼎了。

而如今汝瓷碎裂之后,西周青铜鼎已经是他现在唯一仅存的真品,如果他不能迅速修复这件青铜鼎,他的博物馆将会成为了历史上第一家没有真品文物的博物馆了。

“陈阳,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修复这件青铜鼎上的纹饰,我要翻铸这个青铜鼎的的盖、腹及耳部。”

洪水一般的信息流在夏宁的脑海中迅速闪过,闪电一般。

“老板,你有方案了吗?”

陈阳瞧着青铜鼎,“这个鼎缺少了很多的部分。”

她顿了顿,“最起码分成了三个部分,盖子上的素面缺失没有纹理可以直接用铜皮焊上去,鼎耳是大鼎的装饰最多的地方,虽然可以使用翻模的方法重新铸造一个新的鼎耳再焊上去,但这个翻模的难度是很大的。更不用说青铜鼎腹部分成了两个部分的缺失,素面与又纹路的部分你想好该怎么衔接了吗?”

她瞧着这个青铜鼎眉头皱起,如果自家老板能够在两分钟之内想出一个修复青铜鼎的完备方案,他甚至可以直接进入北大考古所当个助教了。

他真的可以吗?

陈阳秋水般的眸子上下扫视着夏宁,她可不希望自己的老板因为逞强而将博物馆最后的真品文物给毁灭了。

“自然。”夏宁顿了顿,道,“翻铸这个青铜鼎需要很多技术,但我确实已经有方案了。”

“什么?”

“PSI”

他摸着下巴,从脑海中繁杂的信息流中选择了一个最符合当下需要的方案。

“我需要一些树脂,我会用树脂翻铸青铜鼎的鼎耳,这个青铜鼎太脆了,根本没有办法支撑起一个完全由铜制成的新鼎耳。我会用树脂与铜片混合的方法来制作鼎耳的。”

“PSI?”

陈阳愣了片刻,才想起来环氧树脂棒胶这种材料,那是环氧树脂棒胶作为一种快速成型的材料,能够起到简化工艺流程、降低工作风险的效果。

这种材料自发明以来变成为了各大考古所修复青铜器时优选材料。

“你竟然知道PSI?”

“我还知道,常用的翻模材料有石膏、硅橡胶、环氧树脂等,浇铸材料有锡铅合金、铜合金及环氧树脂。如果对应翻模部位由于破损严重等原因不方便翻模操作,修复工作者可将缺失部位直接塑形补全,然后再进行翻模补配。”

两人聊天的空隙,夏宁已经基本确定了这个件青铜鼎该如何修复了。

正如前文中提到过的那般,青铜鼎的翻铸一般分为三种情况,一是直接补配,主要针对没有纹饰的素面缺失部分。常用打制铜皮法,即利用锤打的方式将铜片打制成所需要的弧度,再与器物连接。或者将缺失部位直接用环氧树脂棒胶塑型补全。

二是翻模浇铸补配,对于带有纹饰及器物构件缺失部位(如耳、足等),常采用此法。

三是树脂加铜片的补配方式,对于一些缺失面积较大且带有纹饰的缺失部位,可以采取树脂和铜片结合的补配方式。铜片保证补配的强度和重量,树脂可采用翻模的方式获取纹饰。

而夏宁想要修复这个缺少了盖、腹及耳部的青铜鼎则需要用上以上所有的三种工艺。

鼎盖口沿部分缺失近五分之三,他需要采用铜片进行补配。按照原有口沿弧度,敲打铜片,将敲打成型的铜片焊接到器物上。

腹部缺失面积较大,缺失的上腹部带有纹饰,而下腹部则为素面。针对这一情况,他还需要采用了不同的补配方法。素面部分直接用铜片补配,方法同上。带有纹饰部位需在其对应部位用环氧树脂棒胶(PSI)做翻模及补配

材料制作复制件,再用复制件粘接补全。

缺失一附耳也需要翻模补配,在残存的另一只耳上翻模制作复制件,制作材料为环氧树脂胶,最后将制作好的复制件粘接完全。为了增加粘接后的强度,夏宁在耳中插入两个芯子以增强与本体连接的附着强度,粘接材料为安特固AB胶。

片刻之后,陈阳将夏宁所需要的所有东西摆在了桌前。

瞧着自己眼前的古朴大气的青铜鼎,夏宁的脑海中涌过庞杂的记忆,非常杂乱,不仅仅是铜器的焊接与敲打技巧,还有金属铸造学,青铜文物名称学、金属造物结构学,铭文学等。

“老板,你快点开始吧。”三分钟过去了,陈阳站在夏宁的身后,感觉自己砰砰直跳的心跳,没有感觉到了一丝羞耻。

“一个好的文物修复者会根据不同的文物状态,使用不同的修复手法。”夏宁双手抬起的刹那,他的脑中的杂念消失了,彷佛记忆中精通铜器翻铸的大师已经跨越了遥远的时间长河控制了他的双手。

“PSI,铜片,镊子、剪刀、钢锉、锤子,增加鼎耳强度的铜芯,安特固ab胶,都齐了,虽然没有像是北大考古研究院里那般齐备的设备,但也够用了。”夏宁在自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