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也不过是卖的不错而已,距离畅销火爆等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半小时后,一个牛皮纸袋被助理送到彼得·帕克手中。
“彼得先生,这是楼下的人送上来的,说是来自哥伦比亚大学文学院。”小助理面带微笑的温柔说道。
“嗯,我知道了,你把东西放桌上就出去吧。”彼得·帕克专心摆弄着雪茄,头也没抬。
“好的,彼得先生。”小助理笑着把牛皮纸袋放好,扭着婀娜纤细的腰肢走出办公室,贴心的替彼得·帕克关好门。
深深的吸了一口雪茄,彼得·帕克回味半晌,拿过牛皮纸袋打开,取出里面的小说。
“《盘龙》?”
“卧槽!是这部小说?”
彼得·帕克一惊,把雪茄搁在桌上放好,打开办公桌上的电脑。
就在昨天,彼得·帕克心血来潮浏览了自己最喜欢逛的论坛:纽约文学社。里面由一群热爱文学的大众组成,随时随地的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时候还会推荐分享书单。
论坛这段时间被一本小说刷爆了,那就是《盘龙》,所有人都对其推崇备至,无论是男女老少,都被深深吸引。
彼得·帕克一开始嗤之以鼻,并不认为现在会有受众如此广泛的小说,尤其是受年轻人追捧。
结果看了老鹰吃番茄那个网友的帖子,彼得·帕克马上就真香了。
往下翻了翻帖子,清一色是好评和催更。
“有哪位大佬把作者的ip地址找出来,我连夜送点刀片过去。”
“每天都只有这么点内容,根本不够看呐。”
“这本书出版了吗?为什么我找遍纽约所有的书店,都没有看到实体书?”
看完大部分评论,彼得·帕克心里已经有了计较。
《盘龙》的故事情节无疑是非常出色,彼得·帕克活了这么久,这是第五本如此吸引自己的书,排在前面的几本都已经火爆全美。
如果自己抓住这次机会,让《盘龙》成为新晋的畅销书,兰登书屋的主编也会被外界赞誉为眼光独到,是一个优秀的伯乐。
想到这里,彼得·帕克抓起座机拨通电话,一分钟后,鲍里斯的声音从另一头传来。
“我考虑好了,《盘龙》确实是难得一见的好书,我们兰登书屋决定出版发行它。”彼得·帕克认真的说道。
“好的,我这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我的学生。”鲍里斯非常满意。
…
噼里啪啦的键盘敲击声回荡在安静的租屋内,曹峰和杨婉清在大白天几乎不见身影,林羽可以说是90年代的宅男。
对于《盘龙》出版一事,林羽是非常有信心的,这也让他有更大的动力来码字。
就在林羽沉浸在构思内容上时,客厅的座机响起声音,双手离开键盘,林羽脱离出思考,起身去接电话。
“喂,我是林羽。”
“院长先生,有什么事找我吗?”听出鲍里斯的声音,林羽问道。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兰登书屋同意出版你的小说,过一会儿应该会有人来专门通知你这件事,我先提前恭喜你一下。”鲍里斯笑着说道。
林羽内心一喜,可又马上想到一件事。
“院长先生,可我的小说才写了三十万字,距离完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这么早联系出版是不是太仓促了。”林羽担心道。
“你怎么会有这种奇怪的想法,就算完本,出版社也肯定会分成好几册出版,不然一本厚厚的大部头会让读者有畏惧心理。”鲍里斯说道。
经鲍里斯一提醒,林羽才反应过来。
自己写的是畅销小说,不是什么文学巨着。林羽的思维有些被历史名着给误导了,觉得这个年代出书一定是那种大部头的一大本。
“那我就三十万字左右出一册,先让出版社把第一册出版出来投入市场,我也好观察整个行情和读者的反应。”林羽说道。
“嗯,你自己心里清楚就好。”鲍里斯说完,就挂断了电话。
“yes!”
放下听筒,林羽在原地转了一圈,比出胜利的手势,没想到成功获得出版社的青睐,让自己如此兴奋。
其实不难预见,按照《盘龙》的内容质量投入市场,一定会大火。赚钱是迟早的事,林羽距离发财的道路再次近了一步。
刚高兴了一会儿,电话再次响起。
“喂,是林羽先生吗?我是兰登书屋主编彼得·帕克,你的小说《盘龙》经过审核被授予出版。”
已经有了心理准备,林羽显得非常冷静,“你好,彼得主编,我很高兴能够被兰登书屋认可,不知道我能拿到多少稿酬?”
身为小说界的新人,林羽并不认为自己能拿到什么特别好的条约。就算有鲍里斯副院长从中推荐,那也仅仅起到个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利益面前,谁的面子都不好使。
“是这样的,经过我们编辑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