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money从这里流走或流入吗?数不清的!”
哥伦比亚大学就在曼哈顿,这个寸土寸金的地域有这么一所历史悠久的大学,可见其底蕴深厚。
道路两旁停满了汽车,范韦绕了一圈,最好把车闯进一条小胡同内,几名面相年轻的纹身男人正蹲在角落里,见有车开来,立刻站起身,围在外面。
看着他们游手好闲的样子,林羽觉得可能是混混之类的小流氓。
范韦下车后,见他们缓缓靠近,无奈的叹了口气,从兜里掏出五美元递过去。
“几位朋友,我车停在这儿一段时间,麻烦帮我照看一下。”
为首的纹身男人一把接过钱,看了范韦和林羽一眼,点了点头,转身退去。
从后备箱拿出行李,两人走出胡同街角。
“他们是什么人?”林羽好奇的问道。
范韦用中文说道:“一群没有工作又不想努力的混蛋罢了,这边有许多这种人,你要小心一些不要招惹他们。”
“如果遇到有人抢你钱,最好不要争抢,不多就给出去,小命最重要。”范韦开启说教模式。
哥伦比亚大学就在不远处,听范韦说有许多入口可以进出。两人从一道开着的黑色栏杆侧门进入,轻松踏入校园内。
走进校园,林羽开始东张西望。
整个校园异常的开阔与庞大,宏伟的建筑有许多,一幢幢不知道什么功能的大楼全亮着灯,从玻璃窗内望去,林羽发现许多学生在里面。
在范韦的带领下,林羽走到一处小广场,这里搭着白色的露天帐篷,其中摆放了十几张桌子,不少人围在一起。
“这里是报道的地方。”范韦介绍。
林羽走上前,一个老师模样的中年工作人员笑着看向林羽,“你好,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
“emmmm,我是新生,来这里报道。”林羽说道。
一开始和陌生人用英语交流,林羽激动的有些嘴瓢,不过好在适应力强,马上就恢复了正常,语速也放慢下来。
“请把你的邀请函和相关证件给我看一下。”负责迎新的工作人员道。
林羽把背包里的材料拿出来,交给工作人员。
“噢,你是游学生。”工作人员说着,把看完的材料还了回来。
“这是你的学生证明,拿这个去图书馆录入个人信息然后拍照片,会做出来一张学生证。学生证以后在学校里用处很多,吃饭买书进资料室刷卡都需要用到。”工作人员耐心的解释。
“这是你的课表。”
林羽接过课表看了一眼,一个星期满打满算就五节课,有几个星期甚至只有两节课。
好家伙,自己这个文化鉴赏专业也太混了,不愧是只读一年的游学转业。
“你好,学校会发教材吗?”林羽见工作人员似乎交代完了,好奇的问道。
“教材要学生自己去图书馆买。”工作人员说道。
林羽点点头,道了声谢,便和范韦走出了新生迎接点。
“老范,带我去图书馆一趟呗,我把教材还有这个什么学生卡给弄了。”林羽说道。
“行,你现在还不认路,我带你过去。”范韦道。
穿行在校园间,林羽发现学生们大体分为两种。一类是闷头走路不说话,眼神聚焦在前方的某一点,吭哧吭哧往前走,明显是脑袋里想着事情,估计还是学习方面的。
另一类则是三五成群,有男有女一堆,欢快的讨论着,抒发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边走边聊,很有氛围感。话到激动之处,甚至做出激烈的肢体动作。
“刚刚走过来好几个公用的椅子,怎么都是在睡觉的学生啊。”林羽笑着吐槽。
就一千多米的距离,林羽发现每处公共的长椅上,都会躺着或趴着一个学生闷头大睡。
“我也不清楚,反正这种情况挺多的。”范韦说道。
继续往前走,范韦突然停下脚步。
“喏!那就是图书馆。”
林羽顺着范韦指的方向看去,图书馆正在正前方,那是一座混合着罗马风格和希腊风格的建筑。
远处望去,四四方方的长型结构有一种庄严肃穆的严谨感。下端是一楼米白色的砖墙布局,黑色的玻璃框与之相应,上面有一圈浮雕工艺。
往上是十四根希腊式的圆形大理石柱,在岁月的雕刻下,原本晶莹洁白的石柱也多了一层暗色,顶端是一连串的人名,全是历史长河中出类拔萃的先贤。
荷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塞罗、希罗多德………
带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心情,林羽走进了图书馆。
与外部恢弘大气的庄严感不同,图书馆里面要舒服许多。暖色调的类似于红木的书架比比皆是,圆形穹顶上方有一副精致的油画装饰,悬挂着的吊灯也无比璀璨夺目。
询问了坐在一旁的工作人员,林羽很快就找到办理学生证的地方。在一个小窗口,十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