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先在煤山上修个庙  天启明末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半个时辰后,群臣群体石化、目瞪口呆。

不论是快埋进黄土的耄耋老头,还是年轻有为的才干,谁敢相信死而复生这种事?

英国公也不信这种荒唐的事情,可事实就摆在面前。皇后都相信了,他们做臣子的哪有不信的道理呢?

对于群臣的反应,朱佑孝尽收眼底。他很是理解大家的心情,要是换做他早就掏出马哲唯物论、生物有机学给对方好好上一课了,老师的口才可不是摆设。

但现在嘛,他若有所思的望向了东面的奉先殿。太祖、成祖,各位祖宗那就对不住了。在大臣们的瞩目下,朱佑孝长吁口气将目光投向了被太监们架起来的崇祯。

他走到崇祯面前,人群紧紧盯着,生怕错过了什么。

崇祯直到现在都还无法接受朱佑孝重生的事实,他也死死盯着朱佑孝。试图寻找出破绽来,可当朱佑孝来到他面前时,他瞬间又变得沮丧起来。

“朕的好弟弟啊,你可真行啊!”朱佑孝的眼泪说来就来,他竟然当着众臣的面哭了。

崇祯的双腿不听使唤,噗通就要往地上跪。却见朱佑孝一把拍在后者肩膀上恨铁不成道:“你以为你下跪就能抹掉亡国之君的耻辱吗?”

“什么?”

“亡国之君?”

人群顿时炸锅了,虽然面上大家都不敢说。但看看历史上对打倒魏忠贤的评价,‘圣人出’,这是多么高光的时刻,几千年来,华夏大地可还没第二个圣人呢。

人群听朱佑孝这么说,顿时神情各异。有不信邪的,有不敢置信的。总之,没人相信朱佑孝的话。

朱佑孝并不介意,好戏还没开场呢。他随后转身看着众臣,一本正经的胡说道:“朕驾鹤西游未至地府,便被太祖所拦。太祖与朕所言身后种种事,朕心死矣。”

说着,朱佑孝又抬袖抹泪,一旁的魏忠贤忙忠心的凑过去安慰道:“皇爷莫要心哀,老奴愿为您分忧。”

众臣一阵腹谤,你丫不贪墨边关军饷给自己盖生祠就不错了,还分忧?众人心中虽然鄙视魏忠贤,但却都齐刷刷跪下齐声喊道:“臣等愿为皇爷分忧。”

朱佑孝摆摆手:“都起来吧,将熊熊一窝。这不是你们能解决得了的。”

一旁的魏忠贤很是配合的演起了双簧:“不知太祖与皇爷说了些甚,竟让皇爷如此伤神?”

朱佑孝赞许的看了眼魏忠贤,在众人瞩目下大步出了大殿。人群连忙跟了出去,却见朱佑孝死死盯着后山不肯说话。

英国公忍不住好奇心,开口问道:“皇爷瞧的可是万岁山?那里难道?”

朱佑孝见崇祯没跟过来,回头冲后者看了眼,便有太监架着崇祯出了大殿。朱佑孝指着万岁山摇头道:“山高人为峰,你可真给自己挑了个好地方啊。死了都不忘江山啊!”

“这,这!皇爷息怒,信王他,他还是”英国公终究没说出口。

朱佑孝却盯着英国公质问道:“不敢说是吧?朕来说,信王年未及冠,这冲主如何说不得?”

说着说着,他便想起了原来历史上内阁大学士刘鸿训,就因为说了崇祯一句冲主,被崇祯玩死在大牢的事。

顿时气愤的质问道:“朕来问问尔,倘若尔还坐在这宝座上,英国公若是言尔乃冲主,尔是不是就要杀英国公以自证?言尔冲主如何?年未及冠继承大统,这冲主如何说不得?”

听到朱佑孝这番激愤之言,人臣们忍不住一阵哆嗦。这刻薄寡恩可是太祖传下来的美德,朱佑孝说的这种事还真不是没有可能。

崇祯听到朱佑孝的质问,满腹委屈却又万分不甘。他沉默以对,却不肯低头。朱佑孝也不理会他,只是继续向大臣说道:

“朕遇太祖,太祖曾言生前请刘伯温占卜,卜卦‘遇顺则止’,太祖与刘伯温皆不知其意,直到相见,太祖才说与其中秘密。

实乃西北将有大乱,寇首李自成历时十七载攻取京师,定国号曰大顺,我大明亡,真可悲可叹。

自然,朕有罪。朕愧对列祖列宗,辽东建虏渐成顽疾是朕之罪。可恨他崇祯才做了十七年皇帝,就被仇寇屡屡抠关、问鼎京师,这如何不叫朕痛心?如何不让朕愤慨?”

朱佑孝说道激动处,突然对着人群喊道:“黄阁老,崇贞这你年号可是你定的?可是要信王他学学唐太宗?还有三个年号,分别是乾圣、兴福、咸嘉,朕说的可曾有误?”

人群中一个老头忽然听到自己被点名,吓的连忙出列跪下来磕头道:“皇上真遇太祖?竟然知晓身后事?”

朱佑孝又看着崇祯道:“祯字替贞,所图者不过祥意罢了,然不思学史明鉴,只求空口彩头,与井底之蛙有和异?”

崇祯被朱佑孝一番话说的羞愧不已,脸色涨的通红。朱佑孝却还不歇息,他想要的效果还没达到呢,他看看逐渐恢复正常的大臣们,决定抛出一个惊天大瓜。

他看着把头压低低的崇祯,突然抓起后者衣袖从中掏出半块大饼问道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