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展,啁啁的鸟雀在林间跳跃,所有人的精神都不免为之一振。
虽然春寒未褪,但小舞早将厚厚的棉裘换下,穿上了软簿而贴身的春装。
湖水蓝的高腰长裙,鹅黄色的小袖衫,将她婀娜又不失丰腴的身段完全勾勒了出来。
一阵冷风吹过,小舞缩了缩脖子,“幽怨地”看着树梢上一对黄鹂在耳鬓厮磨,她的眼神……便愈发地“幽怨”了。
她觉得少爷最近老不拿正眼看她,是不是自己……穿得太多了……
“嗯,是的,一定是的!”她咬了咬唇。
还有……还有……胭脂水粉以及唇脂都不多了,该要进城去买一些了!
“少爷,婢子想去趟城里,买些东西……”小舞忐忑地搓着手,小心翼翼地对关宁道。说罢,她眼睛的余光瞟了瞟书房角落里堆着的三千多钱。
少爷有多穷,她是知道的,所以她有些不安。
关府规定,自己的随身侍婢和奴仆要自己养着,一应支出均从主人的度支中扣除,关宁当然也不例外。关府是不供应妆红的,所以小舞得自己买,所以,关宁得出钱!
“哦,”关宁漫不经心地应了一声,然后指了指墙角那些钱道:“都拿去!另外这个月的月例钱,你也去账房领了吧,拿去买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嗯,还有,帮我去一墨轩那里买些画纸,府中新进的这一批纸质地太差,我不喜欢。”
关宁一边说,一边卷起案桌上的两张图纸,便往楼下走。
小舞在他身后叫道:“诶,少爷,你不去吗……进城……”
“不去了,我忙得很。”关宁应了声,不一会,就走得没影了。
“我说吧,我就说吧,少爷现在连看都懒得看我一眼了,唉!”小舞叹了口气,嘀咕着,寻思了一会之后,她也下楼去了。
从关家庄园到扬州城,路途挺远的,所以进城的标配是:车神——老五叔,人肉钱袋子——靳六子以及侃价小能手——小舞,一行三人再加上一辆马车,便浩浩荡荡地进城去了。
县里头以及城郊集市也有卖胭脂水粉的,但质量终究比不上城中官市那几家老牌商号,而且他们的价格也不便宜。
在少爷的“怂恿”下,小舞这次带了八千钱出来。
一墨轩的画纸比较贵,她决定用六千钱给少爷多买一些备着,余下的两千钱,一千钱用来给老五叔和青儿买些甘草饴糖,给六子买对厚底靴子,另外一千钱则给自己买些脂粉。
在官市中精挑细选了差不多两个时辰,小舞终于买齐了自己要的东西以及其他琐碎物品,出了官市,他们便折向了城中最著名的文人雅士的聚居区——德庆坊。
德庆坊是整个扬州城的“文化艺术中心”,在这里,几乎住了扬州城一半的名士!连名动天下的薛道衡的府邸亦在这个民坊内!
一走进坊内的陌巷,浓浓的文艺气息便扑面而来,沿街许多宅院的门户都是敞开的,站在府门朝内望去,便可看到内里有诗画陈列于檐下、廊壁上。
这些府宅的主人一般都是些小有名气的文人,平时著诗作画,聊以自娱之外,亦可卖钱,敞开的府门表示欢迎诗文同好者入内品鉴或购买。
而有些喜欢雄辨的主人更是设下酒席,坐而论道,颇有朝闻道,夕醉可矣的架势。
有些居所的主人在摆卖诗画的同时,也会兼卖一些文房四宝或古籍什么的,因为字画的价格与名气是成正比的,在出名之前,普通文人的字画跟路边算命先生帮人写的家书没什么区别,不另谋生路补贴一下的话,很容易会饿死。
在这个时代,想通过读书光耀门楣,只有一条路:出名,然后入仕!
一墨轩是其中比较特别的一家,他们不卖诗画条幅,只卖文房四宝,价格标得很贵,但买的人依然很多,除了东西好之外,懂得运用名人效应亦是他们生意兴隆的原因之一。
凡是他们觉得有名气或者有潜质成为名人的文人,他们都会亲自上门去求这个人使用他们的文房四宝,终生供应,免费的!
民坊内本是不允许经营生意的,怕扰民,所以之前很多生意都是偷偷摸摸地做着,但薛道衡到任后,把规矩做了一些调整,既让德庆坊保留了原有的文艺气息,也让一些较清贫的读书人可谋些生计。
一墨轩在德庆坊的东侧,在那一块,有许多诗社。
今天,一墨轩内有些奇怪,因为人很少,很少……除了小舞他们三个以外,就只有看铺的一名伙计。
小舞买好纸以后,随口问伙计道:“你们掌柜呢?”平时,一墨轩的掌柜肯定都会在的,因为他怕伙计偷东西或者收钱时中饱私囊。
伙计叹了口气道:“掌柜的,去凑热闹了。”
“呃,去凑热闹?!”小舞跟一墨轩的掌柜打过不少交道,他——绝对不是一个喜欢凑热闹的人,除非跟钱有关!
“就在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