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转由詹岚和桃乐丝带着她们一起修炼,他自己则去参悟修炼《赤帝山河图》。
这部探索时空本质功法,超有意思。
时空一体,但也并非完全一体,时间,空间,从不同的角度观测,得到的结果大不相同。
单以空间而言,从近现代科学研究的角度出发,都有不同的解释。
比如物理学上的空间,被形容为惯性参考系与空间是静止的,无论参考系如何运动,包括变速,都不会改变惯性参考系与空间的静止状态。或说惯性参考系与空间是一起运动。
数学中的空间,则是指物理空间概念的延伸和抽象。最早的数学空间概念是欧几里得空间其他还有双曲空间、黎曼空间、各种函数空间和拓扑空间等等。它们反映了人们对空间结构各种属性认识的发展。
经典物理学则认为,宇宙中物质实体之外的部分称为空间。
近现代一般人的看法,则很简单的把空间等同于宇宙空间,当成是容纳宇宙所有事物的无边虚空。
那么从修真者的角度而言,空间的本质又是什么?
刘恪根据《赤帝山河图》记载的功法,首先将元神散发出的神念精细分化,一点一点操纵着向微观世界下沉,过程如同漫威世界的蚁人不断缩小,直到进入量子领域一般。
当神念触觉的感知,深入到无限渺小的程度后,刘恪发现,原本充塞着各种炁的四周环境,一下子变的空旷起来,这种空旷并非是什么都没有的绝对虚无,而是既存在炁,又不存在炁,如同不缺定的量子状态一般,是谓之——有无相生。
这就是空间的本质了吗?
否!
刘恪根据自己的观测,得出结论,空间的本质是“虚”,更准确的说,是“虚”的一种表现形式。
“虚”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状态,是种种虚事物、虚信息、虚模型的存在形式,但绝不存在任何意义上的实体。
空间以其“虚”,承载着炁的“实”。
炁以其“实”,转录、显示和表达着“虚”的信息、意义和模型,通俗的讲,就是常人肉眼可见的各种自然现象。
以此可推而广之,时间的本质,追本溯源,其实也是“虚”的一种表现形式。
事实上,对于刘恪看到的“虚”,老子曾经强名之为“道”,此道可道,但非常道。
也就是说,这次他真的是修道有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