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节吞金的海狸鼠
最近杜文兴致又变得高涨起来,整天哼哼唱唱的。那表情,是一副我马上就要发达了,你对我好一点我还会理睬你,你慢一步示好,以后我有好处也不会照应你一分半毫的模样。
邵金南看在眼里,却不想招惹他,而且,通过一年多的接触,邵金南也摸清了杜文的脾气,其实也是个存不住货的角色,有什么高兴或不高兴的事,杜文都会找机会、找渠道渲泻出来。
果然,这天吃早点回来,路过莫司苹的办公室,杜文便拉着邵金南:“走,走,我们在莫司苹这里吹会儿牛。”
莫司苹也是个爱热闹、喜欢聊天的人。连忙把杜文和邵金南让进屋里。
“我告诉你们,我这回,要发了。”杜文推推眼镜架。双眼放光,得意非凡地瞅着莫司苹和邵金南,眼波流转,志得意满。
“怎么,你走了什么狗屎运,摔进厕摸着一砣金子了?”莫司苹对杜文,历来都有些嗤之以鼻。
“嗯喽,莫司苹,你不要门缝里看人。”杜文有些恼怒。“我这回投资如果成功,我告诉你,报社,我愿呆就呆,不呆,拍拍屁股就可以走人。”
“哟,看不出来,你还有这点脓血青云方言,有点本领的意思。”莫司苹对杜文仍是将信将疑。“你投资了什么,说点来我们听听呀。反正我们又不做生意,也不会泄露你的商业秘密。”
“这个我才不担心,不是小看你们。说实话,告诉了你们,你们也未必有这个渠道。”杜文越发得意起来。一如既往,口沫横飞,对着莫司苹和邵金南胡吹海侃起来。
杜文说,他投资,养了海狸鼠。
见莫司苹和邵金南都一脸惊奇,什么海狸鼠,海狸鼠是个什么东西?真是闻所未闻。
杜文推推眼镜架,博物学家一样,对着莫司苹和邵金南普及起海狸鼠的知识来。他说,这海狸鼠,原本只产于南美洲,现在,全世界范围都已经养殖起来了。海狸鼠是水陆两栖动物,一只有十多二十斤重。养殖环境,最好在水边,吃的是芦苇、水浮莲,以及柳树、榆树、槐树的嫩枝,树叶,比较好养。一年可以下一窝仔,每胎能下五、六只。一只可卖一百多元,比养猪养羊划算多了。
最关键的是,海狸鼠的皮毛质地厚实,既柔软又耐磨,华美高贵,绒毛紧密,沥水性和保温性都非常好,用海狸鼠的皮毛制作的衣服,是极其高档的皮草。
海狸鼠的肉,叫海龙肉,超级好吃。青Y县有句俗话,说谁家吃的东西高档、稀罕,就会说,你吃的怕是龙肉哦?说的就是这种肉,就是传说中的龙肉。
海狸鼠的油,通过深加工以后,可以制作成高级化妆品。
海狸鼠的血,能够提取一种专门治疗胃肠道疾病的保健药,效果神妙,是抢手货。
就连海狸鼠的尾巴,里面的筋,经过处理后,也可以制作成伤口缝合线,能吸收蛋白,不用拆除。
算起来,海狸鼠全身都是宝。
“哦哟哟,听你说起来,这个什么海狸鼠,放个屁也怕是香的?要不要作个专门的袋子,装点海狸鼠屁,等你卖屁赚钱?”莫司苹牙尖嘴利,对杜文的生财之路,颇为不屑。“对了,你养在哪里?养到你家渔坝去吗?那么陡的地方,就不怕把海狸鼠摔死。再说了,那里也缺水,海狸鼠养在那里,不摔下悬崖,也被干死了,还有,吃的呢?你找什么给它吃?”莫司苹一连串的疑问。
“你这种人,麻丝眼看不全大象,什么眼光!”杜文冷哼一声:“嗯喽,除了渔坝,我就再没地方可投资?我一辈子都要困在那个老山旮旯里?如果这样,我考这个大学,我读这些年的书,起个屁的作用。”杜文抨了莫司苹几句,又心平气和地吹起牛来。
杜文那神情,爽快地传递出一层意思:即将发达的人,哪能如此鸡肠狗肚,和这班眼浅皮薄的同事一般计较。
杜文说,他堂兄弟杜明被他调到竹林乡中心完小工作。杜明的妹妹杜秀琦,也就是杜文的堂妹,因为哥哥杜明的缘故,认识了竹林乡的一个叫戚小刚的人,嫁到了戚小刚家。戚小刚家就在竹林河边,有好几亩地,养上几千只海狸鼠也没问题。杜文、杜明投资,由戚小刚去进货,在戚小刚家的竹林河边的地盘上养殖。已经养了半年左右了。到时候大家分成三股,均分红利,反正都是内亲,也不会担心谁会扯皮。戚小刚之前在浙江打工的时候,曾经养过海狸鼠,他有的是经验。
听杜文说得这般有板有眼的,莫司苹再也无话可说。
莫司苹和邵金南都以为,这下子,杜文真的要发大财了。
可事情总是出人意料。杜文这个人,好运气似乎总和他不靠边。
就在杜文吹牛聊天,神铺海侃过后的四个月,杜氏兄弟和他们的亲戚合养的海狸鼠就出事了。
杜明的妹夫戚小刚有个邻居,名叫黄强民。黄强民家的土地,和戚小刚家的地连成一片。戚小刚养海狸鼠,把自己的土地围了起来,弄成一个巨大的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