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省思跟你商量一下。”
老谭说:“这样吧,忙完中午饭口,咱们几个坐下来研究研究,整就整得像样点,别水淌尿裤的,这是头一次,整不好下次员工就不爱参与了。”
“嗯,是这回事,中午咱们商量商量。”
老谭也想组织一次员工活动,不能总叫大家干活,一点业余活动也没有,大家干得也没劲儿。只是这段时间一直忙活菜品了,没倒出空来想这事。现在菜品刚刚稳定,看着有点样了,才倒出时间喘口气。按他的计划是继续狠抓一个月菜品质量,把现有的成果固化下来。现在正是啃劲的时候,一点不能松,这要是松了马上就会反弹,再想抓就有点费劲了。
五一这几天忙,做完宴会就是散卖,每天营业额都在五万之上,二号那天卖了历史性新高——六万四。卖钱额是提高了,但问题也凸显出来,四万之内的时候出品还能保持原样,过了四万就开始有点走形走样,这是基础打得不牢的表现。员工在超过四万之后开始忙乱,稳不住架势。
以后每天都得达到五万,这样下去保证不行,准备再狠抓一个月,把基础打好。
今天例会上他提出“晚五秒出菜”口号。告诉灶台师傅,档口负责人,只要是操作菜品最后一关的人都要在出菜前拿出五秒时间仔细检查菜品,合格了才能出菜。重点讲了菜品一旦上桌就没有解释机会的道理,一定要把好出品的最后一关。
“菜品是什么?菜品是咱们厨师的作品,你拿对待作品的心态去做菜,出来的就是作品,只有作品才会被欣赏,被认可。兄弟们,咱们站在灶台上的那一刻,就是站在了舞台上,咱们不是在做菜,是在演绎我们的作品,演绎我们的人生。”
“菜品永远不会撒谎,你认真的对待它,它就认真的对待你。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资本,也是我们养家糊口的手段,晚五秒不是出品慢,而是为了出精品。”
老谭现在放心的是豆腐坊和凉菜。豆腐坊不用说了,一直很稳定,水豆腐、豆腐脑是特色,受客人欢迎,每天都不够卖。凉菜经过调整之后出品速度上来了,质量稳定,渐渐形成了特色。加上周宏友做事认真,责任心强,把凉菜间打理的井井有条,几乎不用操心。
面点间也行,王淑兰兢兢业业,出品稳定,就是没有突出产品。疙瘩汤改进之后虽然达到了桌桌必点的程度,但不能说是特色,只能说做的很有特色。小窝窝头和玉米面发糕还行,很受客人喜欢,有很多客人是奔着这两样来的。等饺子和手抓饼一般,老谭一直想把这两样提升一下,也没倒出时间来,这回要是王红能来,饺子问题就解决了。
上杂和炖鸡这两个档口比较稳定,没做任何调整。
需要加强的热菜,也是总出毛病的地方。等把热菜整完出品就稳定了,可以倒出时间干点别的。
老谭是一点不敢松劲儿。在对待工作的角度讲他是敬业的,负责任的。从事业上讲,他要把关东人家做起来,用事实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与实力。在生存的角度讲,他要养家糊口。
找到李爽,叫她给王红打电话,问王红来不来做。
李爽说:“王红来了你得注意,她可是要把你拿下的。”
老谭说:“都这么大岁数了,有些事不可能发生。”
李爽笑了起来,说:“有些东西越老越有味道。”
“没那么严重,赶紧打电话,问问她干不?”
老谭不想在这上面多说下去,他知道自己啥样,还没达到人见人爱的地步,要说人见人怕还差不多。
李爽给王红打了电话,王红说过两天就过来。
忙完中午饭口,在老谭办公室,王刚、张丽、李爽、周晓梅、李旭都在,一起研究会餐和店操比赛的事。
老谭先说:“我建议比赛和会餐一天举行,最好是早上比赛,晚上会餐。”
王刚说:“我们也是这个意思。”
张丽提出不同意见:“能不能都放到晚上举行,比完赛就会餐,那样热闹点。”
“我觉着也是一起举行好。”李爽说。
周晓梅和李旭没说话。
老谭说:“一起举行也行,就怕时间太长,闹到半夜去,第二天都没精神头上班了。”
“玩吗,就玩个尽兴。”张丽笑道。
“那好,咱们现在时间上确定一下,听你们的意思是在晚上举行?”老谭笑着问。
大家都点头表示同意。
“好。”老谭接着问:“准备哪天举行?”
张丽说:“下周二,十二号。”
老谭问大家:“定在十二号大家有意见吗?”
都点头表示同意。
老谭说:“好,现在咱们定一下跳什么舞?谁当评委?给什么奖励?”
大家讨论了一下,定下来统一跳抓钱舞,评委是张丽、王刚、老谭和李会计跟张娟。第一名奖励五百元活动资金,团队加五十分,第二名和第三名没有奖励,给加三十分和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