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章 年后  厨子的平淡生活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也刺挠的,但是孩子在身边呢,一看孩子啥想法都没了,也就断了那个念想。再接着,她发现自己渐渐地对男女之事不再上心,并且有了反感。一度认为提前到了更年期,想想自己刚过三十,哪能呢?但就是不想,不但不想,还厌烦。

通过厌烦这事间接的厌烦起自己的老公来,应该是一种病态。这也怨不得她,长时间的两地生活,夫妻俩总不在一起,感情难免变淡。都说距离产生美,那是指没结婚之前,结婚之后距离产生的只是隔阂。也都说小别胜新婚,那是小别,来个大别试试,绝对不是新婚,是陌生。

说实话,在这浮夸骚动的年代,俩人没有外遇已经是奇迹了。

老谭叹了口气,想到早上起来林燕去上班,走之前很严肃告诉他不要总在家待着,出去找个活干,儿子过两天从姥姥家回来上幼儿园,又得交园费了。他听了一阵气恼,心说自己是去年腊月二十三小年从滨海回来的,在滨海三年几乎没休息啥,净上班了,回来休息几天都不行,大正月十六就叫自己出去找活,还有没有王法了?当然,这些话都是在心里说的,这些年做管理工作,知道怎么对付林燕。

从床上爬起来痛快的说今天就出去找工作,然后又死心不改的试探着说不行就开个小饭店吧。林燕还是瞅也没瞅他,冷冷的说开饭店就别想了,在家把离婚协议好好看看,要不签字,要不就老实的,不签字也行,按着上面做。

这是去年从滨海回来,一家三口准备回老家过年的时候,知为回家之后花多少钱,怎么花俩人产生分歧,进而发生争吵。于是林燕提出离婚,并且用两个小时辛苦的起草了离婚协议,叫老谭签字。老谭也很生气,看了协议之后没签,直接睡觉了,这事也就这么地了。

其实也没啥大事,老谭母亲七十七了,她五姐养着,他们一家三口回去过年直接到他五姐家。五姐还有公公婆婆,老谭想现在五姐养活老妈,按理说老妈应该由自己这个儿子赡养,可是母亲岁数大了,离不开农村,五个姐姐也不叫他把老妈接到城里来,就在五姐家养老了。一家三口回去过年,老谭想给母亲三千块钱,五姐公公婆婆是长辈,自己老妈在人家呢,给两位老人每人一千,这样好看点,也给五姐长脸。

林燕不这么想,她认为给婆婆两千就行,等五姐的公婆不用给,又不是自己的公婆。女人都这样,一说给婆家拿钱就心疼胆疼的,给自己娘家拿钱多少都行,还唯恐不够。这几年老谭没少挣钱,林燕在家里是老大,身下两个弟弟。大弟结婚几乎都是林燕拿的钱,小弟从初中开始就是林燕供着,现在大学毕业找工作还是林燕拿钱,老谭虽然不说,但心里也有数。

俩人处对象的时候老谭知道林燕家里困难,自己家也穷,都是苦瓜蛋子出身,谁也不挑谁,两个苦命家穷的孩子就这样走到一起。通过十多年的打拼,日子虽然不算富足,但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也算行了。

林燕顾娘家就姑娘家,这点老谭并不反对,谁叫林燕是老大了呢。

老谭本以为离婚协议的事就这样过去了,两口子过日子能有舌头不碰牙的,吵归吵,还不过日子了?没成想林燕旧事重提,心中气恼,问了林燕一句啥意思。林燕说没啥意思,就是不愿意和你过了。想过也行,考虑好咋过,总这样在家待着肯定是不行,必须出去挣钱。

老谭说自己也不是挣钱机器,歇两天还不行。

林燕说:“不行,马上给儿子交园费,还得交下季度的房租,一家三口还得吃吧,还得喝吧?就你挣的那点钱够干啥的?你要是大老板还行,没人管你。”

“开饭店你不是不让吗?”老谭反驳道。

“开饭店你就别想了,不可能拿钱叫你霍霍去,赶紧找个活干,不用当啥厨师长,当个厨师就行,不用多,一个月交家四千,剩下你愿意干啥干啥,什么找小姐、养小三、处铁子随便,我不管,我的事你也别管,知道不!”

林燕说完上班走了。

这他妈的还叫日子吗?老谭心里骂了一句。真有离婚的念头,但是冷静下来之后想想还是算了,林燕不错,也是为了这个家,没啥外心。她现在就是不喜欢自己在家待着,加上长期的两地分居造成两个人重新在一起有些不习惯,等过些日子就好了,犯不上生气。

电话响了,杨志军打来的。

“三哥,干啥呢?”杨志军问。

“在家呢,你现在干啥呢?”老谭问。

“我昨天到我哥这了,没啥事,打电话问问你干啥呢?”

“我没啥事,待着。”

“没找活吗?”

“没呢,先看看。”

“今年活不好干,尤其刚过完年,家家生意不算太好。”杨志军说。

老谭问:“你哥那咋样?”

“他这还行,融合菜,省城第一家,吃的人不少,有时间过来看看,喝点儿。”

“好,有时间过去。”

俩人又唠了两句,然后挂了电话。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