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 昭阳殿  百物屠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间诸事,只论君臣,不论父子。

“以后多读书,你的路还长着呢。”罗保朝看定罗明,心里说不尽的千百滋味。

从正堂出来,罗沉没说话,倒是罗明,难得地跟他主动搭话。

“哥,你是不是有心事?”罗明略怯怯地问道。

罗沉一回身,站住了脚步,遂反问:“没有啊,怎么了?”

“我以为哥生气了。”

“为什么要生气?”

“因为父亲。”罗明心里担心他会多想,因为父亲明显更关心自己而不是罗沉。

罗沉旋即笑了笑,只如高阳明艳,拍了拍罗明的脑袋,“你多虑啦。”

哪有不吃心的少年,哪有不争爱的孩子。自古高门大户里,儿孙争的,不就是这份父母宠爱吗?得父母宠爱的,那就是衣食无忧,父母不爱的,少不得落寞心伤。罗沉是个重自尊的,外表不显露,不要脸,内里却比谁都看重这个脸面。自然,他也很看重父母的夸赞。但是,哪个少年能察觉,父母藏得最深的那份爱。

罗明无话可接,只能沉默。

是时,明政殿里,皇帝正握着一卷《汉册》,似看非看,案上的花顶香炉正汩汩涌出白紫色的烟,此烟倒流触桌面,如花开在上,十分好看。因此得名“倒生花”。

外头轻轻进来了大责太监,走到龙书案前,跪了下来,禀道:“官家,皇后宫里传了太子去。”

皇帝的眼睛稍稍离开书页,看了他一眼,旋又低下,压着声音道:“皇后还是疼爱太子的。”

大责太监低了低头,接着道:“沈妃那边差人来问,是否要着手准备今年的亲谷礼。”

皇帝闻言,遂将手里的书放下,蹙眉问道:“这不是皇后该操心的事儿吗?沈妃来凑什么热闹?”

“上个月,皇后娘娘因着身体不适,元以为不能行亲谷礼了,就把这事儿交给了沈妃,官家首肯的。”大责太监小心翼翼,生怕说了不该说的。

皇帝这才想起来这回事儿,一拍大腿,“啊,朕想起来了,只是如今皇后已然大好,便不要沈妃去操劳了,你去传达一声,还是长门宫来做这件事。”

“是,奴知道了。”大责太监领命就要出去。

“等等。”皇帝忽然喊住他。

大责太监连忙跪下,“官家吩咐。”

“你去告诉沈妃,往后丽华就放在她宫里养,不必再送到尹夫人那里了。”皇帝口里的丽华,正是二公主,生母赵妃早已病逝,便一直养在尹夫人宫里。大公主丽珮已经出嫁,皇帝身边就还有丽华和丽琅两个女儿,都宝贝得很。可以说,谁养了这两个姑娘,谁就能得到皇帝更多的青睐。

“奴明白了。”大责太监哪里能不明白皇帝的所思所想呢。

皇帝见他离去,复又拿起了《汉册》,这本书下正压着的一张纸便露了出来,上头正写着一个名字——尹出云。

昭阳殿内,大责太监刚刚将圣意宣达完毕出了宫门,沈妃便收到一封兄长的问安信。展信读来,平常的问好,几行清秀小字,却是深宫最大的慰藉。

“拿去给官家吧。”沈妃将信装回了信封里,交由宫娥送去明政殿。她很自觉,知道皇帝担心后宫与前朝勾结,所以每次兄长来信她都要原封不动地送去明政殿。她也知道,这昭阳殿,很多眼睛,都不是她能左右的。

宫娥退下,沈妃站在正殿,环视了四周精美的陈设,南江国来的流英纱,琼州所赠的海珊瑚,新宋出产的拜官窑,还有北庸的四盏高足云上灯。昭阳殿里,什么都不缺,金石玉器,名人字画,应有尽有,摆出来的不说是价值连城,也是坊间见不到的奇物。可是,物什都是冷的,她被一群冰冷之物簇拥着,并感觉不到昭阳,只觉得孤冷。

还好,马上就要有人住进来了。

还是个可爱的女孩子。

她非常喜欢女孩。

“采英,让人把云上灯擦一擦,换换烛火,亮堂一点,有人要回家了。”她眼睛里莹莹点点的泪光,闪烁着、跳动着,宛如跳动的烛焰,让人心疼。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