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阵,就不要轻易进攻。
这几乎所有游牧民族的血一样的教训。
更不要说明军大部分都是骑兵,一旦进攻失措,明军骑兵排山倒海的反击,也先也未必顶得住。
也先想来想去,一挥手说道:“你去吧。”
他身后一个回回相貌的人,心中暗暗放松了一些,问道:“王爷,我要怎么说才好?”
也先说道:“乃所草原不靖,本为陛下备了寿礼,恐为马贼所得,乃将兵卫,以师臣拳拳之心。不想小儿辈不德,而令朝廷误矣本之心,本王与成国公谢罪,真是死死之极。”
也先语气轻佻之极,自然没有一点该死的意思。
虽然也先今日没有大战的意思,但并不是一点收获都没有的,最少开平,大宁的草场,大明是不可能染指了。
如果而今朱祁镇还想让杨洪一次开平大宁,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
这大片草场,最少缓解了瓦剌燃眉之极。
片刻之后,瓦剌的使臣回回人,完者帖木儿已经到了明军中军大旗之下了。
他跪在尘埃之中,将也先这一番说辞,说了一遍,其中措辞自然是卑微多了。他要为自己的小命着想。
否则言语之极触怒了眼前这位大将军,可就不好办了。
就在完者帖木儿心中七上八下,等待着命运判决的时候,朱勇也陷入沉思之中。
作为一个将军,任何时候首先要考虑的是战场之上胜负,至于之后各种附加意义,都是在战场胜负之后,才要考虑的问题。
成国公虽然被朱祁镇心中暗中埋怨,但是有一件事情,朱祁镇也不得不承认,那就是国朝之中有能力,有把握,组织十万人以上大会战的人选,也就那三五个而已。
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保定侯孟瑛。西北巡抚兼总督王骥。这四个,是可以托大战方面之权的,至于闽西侯郭登,丰润伯曹义,定西伯蒋贵,乃至太监刘永诚,武进伯朱冕,杨洪,石亨,正都是差了一层的,更不要说方瑛、朱永、朱英之流,不是他们不会打仗,是功勋和背景差太多了。
如果朱祁镇是朱元璋,用方瑛等小辈来决战草原,谁敢说个不字。
用年轻人有年轻人的好处,敢打敢冲,思想灵活,打出个冠军侯也不是不可能,那群老将,如果真的能打,那他们这么多年是在等什么?能力有限就是有限,但是这都是政治,如果没有边乱,朱祁镇分分钟裁撤所有老将,这种老气肃穆的军队朱祁镇是不想要的。
可是此时朱祁镇选择的范围从来不大。
成国公朱勇或许比不上历史的名将,但是最基本的战场判断,却还是有的。就像也先知道明军不好打一样,朱勇一眼就看出了瓦剌棘手。
最棘手的问题,并非瓦剌战力如何,而是瓦剌带了数十万匹战马,让他们有了想战就战,不想战就不战的主动权。
成国公朱勇有信心打败瓦剌,却没有信心,将瓦剌所部给留下来。一旦开战,从太宗晚年维持到现在,近三十年太平时光就此终结。
即便成国公也有一些不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