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章 王振倒台  大明正统1442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了,先帝去的时候,才三十多岁,人有旦夕祸福,有些事情,朕也要预先准备,明天你就去万岁山吧,朕万年吉地就交给你吧。”

朱祁镇这也想了又想,对王振安置办法。

这一件事情出来,王振决计不适合在宫中了。但是外派到其他地方镇守,恐怕外臣也不能制衡王振,只会坏事。

唯有这一件事情可以安置王振。

皇帝还没有死,就给自己修陵,这是惯例。

朱祁镇也见过,宣宗皇帝去的时候,寝陵还没有开始修建,费了多大的麻烦事。修陵这个想法,他早就有了。

只是不是急务,朝廷又用钱。就放一放吧。

而今用来安置王振再合适不过了,这修陵一开始一般到皇帝死之前都不会停的,即便大工程完成之后,每年也要检修维护。

王振就可以在昌平终老天年了。

王振一听,脸色微变。但是他很快就恢复正常了。

他对这件事情,是很不愿意的。今后他就要远离政治中心了。对于之前作威作福的王振哪里受到了。

不过,王振很明白,朱祁镇既然这么说,就说明朱祁镇心意已定了。他再说什么,只会让朱祁镇反感。

王振心中一动,爬到地上,呜呜哭了起来。

朱祁镇听了心烦,说道:“你哭什么?”

王振说道:“奴婢之罪死不足惜,陛下留奴婢之命,奴婢感恩戴德,只是从小爷出生以来,老奴就没有离开过小爷,今后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相见了。老奴一想到这里,就悲从中来。按捺不住了。”

朱祁镇心中听了,也是凄然。就是一个小猫小狗养得时间长了,还有感情了,更何况陪在他身边这么多年的王振。

在外人看来,王振是十恶不赦之徒,但是在朱祁镇看来,王振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忠诚之上,却是无可挑剔的。

亲近的仿佛家人,甚至比家人的关系还亲近。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文官总是干不翻宦官了。

朱祁镇心中大志,在政治利益的权衡之上,选择了放弃王振。但是在感情之上,朱祁镇对王振还是有感情的。

朱祁镇上前几步,将王振虚扶起来,说道:“本想你我君臣相得,扶植一生,只是万万没有想到有而今这变故,我算是看明白了,你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今日这事情,我还能按得下来,但是将来再有什么事情,我却是保你不得了,与其这样,你还不如去修陵,安享富贵,而且给你自己留一个地方,将来,你我君臣泉下相会不迟。”

修陵从来是肥差。再加上王振贪污的银子,朱祁镇觉得让王振在昌平颐养天年,或许是王振最好的结局。

朱祁镇想着等风波过去,在调回身边,当一个小太监,这样至少可以保他一命,这几年王振得罪的人不在少数。

王振心中或许不是这样想到,但是事到如今,他也没有办法。

毕竟只有皇帝还想着他。

王振满脸感动的,说道:“老奴祈求上天,来世还为陛下当差。”

第二天,朱祁镇罢早朝。

朱祁镇估计,他要是敢上朝,决计会有人打破预定的剧本。

就好像当初李时勉一般,在早朝之上喷朱祁镇口水。

所以,不解决这一件事情。朱祁镇是不准备召见群臣了。

而解决问题的钥匙在什么地方,就是一直在幕后装病的杨溥。

朱祁镇派人请杨溥入宫。

杨溥来的很慢。

倒不是杨溥摆架子,而是杨溥真的老了。

杨溥毕竟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人似乎到了某一个临界点之后,都会加速。

杨溥也是如此。

当然这也有这几年来,杨溥过度操劳有关系。

各方消息都汇集在内阁,再加上朝中各种暗潮涌动。杨溥必须上应付得了,这个不安分的皇帝,下要压得住这些蠢蠢欲动的大臣。

对杨溥的心力消耗,是相当之大的。

杨溥之前一直没有休息过,这几日装病在家,却不想在床上一躺,却有几分真病了。

不过,杨溥也知道,这一次朱祁镇心中一定是憋着火的。不管他身体如何,都不能放朱祁镇鸽子。

自然强打精神来见朱祁镇。

朱祁镇这一次,却是在乾清宫见杨溥。

朱祁镇一见杨溥,却见杨溥脸色不好,心中对杨溥的怒意,顿时去了大半。

他本来以为杨溥是装病而已,此刻见了,却有几分是真病,心中顿时也觉得自己对不住杨溥这样的老臣。

毕竟对王振有些作为,朱祁镇是知道的。

他谈不上纵容,但是对于王振重是下不了重手。每次也都是训斥而已。而后王振做的就隐秘多了。

朱祁镇也就不在意了。

原因很简单,朝中的道德君子固然是有的,比如杨溥,就是一个清官。并非没有贪赃枉法之臣。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