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六章 重开金银矿  大明正统1442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新任主事颇有能力。

却说王振心里正在赞叹,就有五城兵马司的人手看到陌生人进来这教坊司,便准备前去捉拿,王振也不反抗,任由这些人等把自己抓了起来。

却说王振被抓了后,其中一名兵士开口说道:“你是什么人,来这里到底想做什么?”

王振并不答话,另外一个兵士脾气有些暴躁,看着一身华服,就认定应该是个大户人家子弟,但近几日京城中但凡不想死的谁还敢来这里,便准备动手掌掴王振。

王振见对面这番举动,大声说道:“你敢?还不速速叫来你们主事。”

两人被这突然高声一喝,有些蒙圈,因为最近这教坊司盘根错节,自己的顶头上司就交代过他们,一定要谨慎行事,不可妄动。随即其中一人便准备去找自己主事。

停了许久,这五城兵马司主事悠悠前来,看着端坐在凳子上的华服公子,立马躬身说道:“不知道王公公前来,下面人等有失礼仪,还望恕罪。”

朱祁镇便叫来身边的一个太监张环,令其把上次从东南冒死前来的五品知州叫来。

却说名叫马鉴的中年男子,自从上次觐见皇帝后,因为没有具体旨意也不敢擅自离京。

在朝堂上被庭杖的布政使和指挥使都官居高位,虽然受了皮肉之苦,但难免心里对这个马鉴心怀怨恨。一个小小五品竟然敢跑到京都告状,不仅越过了自己,还一点声响都没有。

马鉴来到大殿颤巍巍的跪倒在地,因为虽然前几日免了刑罚,但到底还是不知道朱祁镇这个威武的皇帝在想什么。

朱祁镇看着下边颤抖的马鉴,心里笑了笑,这个官员虽然不知道能力如何,但是一片忠诚倒是可嘉,并且为了向自己陈述实情,应该是冒了很大的风险。

朱祁镇缓缓说道:“你起来吧。”

“是,陛下。”马鉴起身后依旧低着头躬着身。

“抬起头来,看着朕。“朱祁镇中气十足,大声说道。

马鉴听闻后自然不敢违逆,抬起头怔怔的看着朱祁镇。

“朕问你,你乃哪里人士?做着五品知州多长时间了?”

“禀告陛下,臣乃江浙人士,自从接任建宁府的知州已经五年了。”

朱祁镇想了想,五年已经算是很长时间,想必应该对于东南一带颇为熟悉,既然生长在江浙,又为官在福建。“朕看在你冒死前来跟朕说实话,朕现在交付你一项重大的任务,你能胜任吗?”朱祁镇问道。

只见马鉴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原来以为皇上会责罚自己为官不利,已经抱着被降职处理的打算,没想到皇上会交托自己任务,当下感激的说道:“皇恩浩荡,臣一定不会辜负陛下给臣的使命!”

朱祁镇就是要看到这个样子,看着这个马鉴,看了看和锦衣卫提供的情报出入也不大,人到中年却卡在五品,为人过于耿直,不会圆滑处事,一直没有得到升迁,这才可以放心的使用。

“好,朕现在就任命你为暂代福建都指挥使,以后总领东南地区抗倭事宜,日后正式人员朕稍后和你说”朱祁镇高声说道。

马鉴听完后,心里更是一震,这可以说是一方的封疆大吏了,自己为官多年,多有坎坷,一腔抱负不得施展,又不想与其他官员同流合污,一直以来都被孤立在一旁,虽然是五品知州,实际上并没有太多权力,也根本没有人听从自己的指挥,此时进京冒死前来,原本就安顿好了妻儿,准备有去无回的,那曾想到皇恩浩荡,不仅没有要了自己的性命,还擢升自己的官职。扑通扑通,大殿之,上响起了磕头的声音。

“朕不要你现在百般叩首,朕要的是你上任之后能够好好替朕守住这东南边境,朕不求你有功,只要无大错,回京朕给你一个锦衣卫都指挥金事,虽然不如封疆大吏,但是朕不会亏待你,“朱祁镇正色严肃的说道。

“臣领命!“马鉴起身后,老泪纵横,朱祁镇看着满目泪水的马鉴紧接着说道:“不过在你上任之前,你去郴州一趟,带上个叫朱英的人,这是王景弘为朕推荐的晚辈。福建水师要建立起来了,朱英是个可用之才,虽然文武双全,却是个书生,慢慢让他攫取功勋吧之后福建水师要交给此人,朕相信王景弘的眼光”

王景弘是大明朝著名的航海家,曾随郑和多次下西洋,郑和死于海上,最后也是此人将大明水师带回来的,后一直是南京守备,王景弘晚年潜心整理航海资料,撰有—赴西洋水程,正统元年进京朝见,推荐好友朱思谏之子朱英,文武双全可为航海人才,回去之后正统二年便去世,其子王祯袭南京锦衣卫正千户,王祯和朱英也是儿时好友。

马鉴听闻后脸上露出丝丝疑惑。

“记得你带上此人后,一定要好生锻炼他,在行伍之间开始培养他,切记不要消磨了他的锐气,也不要纵容他的傲气。”朱祁镇随意的说道。

马鉴看着眼前的不足二十岁的皇帝,此时俨然。

充实着一股威严的气势。

“是,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