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10章 成功在望  汉工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既然二人都确定这地上的死者很可能并非张雍,那么何人想要伪造这现场?张雍又在何处?

刘瑜脑子里思索半天,猛然间灵光一现:看来,真正的张雍或许就在附近,他要出来了,一定要找他好好谈谈!

刘瑜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张利,张利双眼放光,道:“有理,我二人就守株待兔!”

从这一刻开始,刘瑜、张利、刘安就对每一个从这里出去的人、车,包括装死者的棺材,都严密监视。

然而,三个月过去,却一无所获。

张雍根本没出现,似乎那名死者就是张雍。

刘瑜心想,看来对方绝非泛泛之辈,只有慢慢等。

张利等不及,一个月之前就已返回卢奴,想另寻突破口。

刘瑜除了寻找张雍以及办理日常公务,另一重要任务就是造纸。

他要造出全天下最好的纸,且成功在望。

纸张本质上是植物纤维,它广泛存在于各种木本、草本植物中,当然以木本植物最多,质量最佳。

其中最便捷的,就是采用树皮取植物纤维,省时省力。

树皮中除植物纤维之外,还有其他杂质,需要先在清水中浸泡,让其自然发酵降解。

这就是第一道工序:浸泡

这道工序一般需要七八日、十余日,时间越长越好,最好能泡上两三个月。

此道工序完成后,先将其认真淘洗,尽可能只保留植物纤维。

然而,由于自然发酵的时间只有短短几日,故其中还有相当多的杂质未分解。

接下来进入第二道工序:煮

将其放入一个大容器中,在里面加入生石灰,然后高温煮。

这道工序也需要六七日,目的是让除植物纤维之外的杂质全部分解。

然后再将其取出,放入清水当中进行第二次淘洗。

经过过这一道工序之后,就可以得到几乎是纯净的植物纤维。

这第二大工序也是对环境污染最大的,因为会产生大量废水。

如果是普通的渔网和麻绳,当然就直接进入第二道工序。

紧接着就是第三道工序:打纸浆

植物纤维很长、很粗,必须要将其反复舂打,打成纸浆,越细越好。

这道工序工作量极大,很消耗劳力。

完成打浆之后,就进入第四道工序:抄纸

就是将打好的纸浆倒入一个清水池中,让纸浆在液体当中呈悬浮状态,同时要达到一定的浓度。

然后用竹帘将纸浆抄起,竹帘之上就有一层薄薄的纸浆,纸浆晾晒干之后,就成了纸。

这道工序最为关键。

目前的技术,是一张竹帘摊一张纸,故竹帘的需要量极大,还未发明出反复使用的竹帘。

同时,纸浆在清水当中悬浮很不均匀,而且植物纤维的粘接度并不好。

鉴于这两条原因,故造出来的纸质量不高。

刘瑜所掌握的技术,目前的人还未能掌握:一是可反复使用的活动抄纸竹帘;二是纸药;三是涂纸。

加工可以反复使用的活动竹帘,只要知道其原理,找一巧匠,不难加工出。

纸药唐宋以后才出现,是古代造纸之人密不传人之术。

不过它的原理很简单:很多植物当中有胶状粘液,将这些东西倒入清水中搅拌均匀,然后再放入纸浆搅拌。

如此一来纸浆在清水当中就会均匀的悬浮,超出的纸自然厚薄均匀,同时做出来的纸张粘接度很好。

当然两晋时期,已经有人在水中加入糯米浆,效果也不错,只是成本有些高。

刘瑜是亲自在山中去找的植物,然后取汁,试验了十余次,效果很好。

第五道工序:压纸、揭纸

就是将抄出来的湿纸一张一张叠在一起,然后让人用大木棒挤压出里面的水分。

这道工序完成之后,再张纸一张一张揭出来晾晒。

由于纸是湿的而且很薄,故揭纸需要很熟练且高超的技术,否则很容易将纸揭烂。

第六道工序是:晾晒

这个不用多讲。

最后一道非常关键的工序是:涂纸压光。

纸的表面肯定凹凸不平,需在其上表面涂抹一层涂料,使纸的表面平整,然后再用光滑的卵石压光。

经过这最后一道工序,就可做出最上等的纸。

现在的纸张之所以很低劣,就是无第六道工序,当然最重要的是也无纸药。

至于纸张的不同颜色,这就需要在里面添加一些颜料,这倒简单。

刘瑜在制作活动竹帘、揭纸、涂纸这几项重要的工作上面花费了大量时间,前后试验了二三十次才最终成功。

特别是最后的涂料,还是专门在城里请了一名画工来帮忙,才选择到合适的涂料,这需要采用一种白色的石粉。

……

这日,鲁慎正在屋舍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