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0分钟内信口开河地夸大自己的学术成果。
不要看他们脸上看起来镇定自若,其实内心虚得一比。
而那些答辩委员会的老师们则要分辨学生自我陶醉的答辩背后到底有多少斤两。
还得控制好自己关爱智障的表情,不要忍不住自己先笑场了。
双方有来有往,十分刺激。
而张致墚也是经历过了一次毕业答辩的,所以有一定的经验。
答辩前最重要的,就是和评委老师换位思考、将心比心!
像你这样的辣鸡,老师见得太多了,你划了多少水老师一个眼神就能看破。
看破不说破,是他们对自己学术底线最大的和解。
再说你四年本三年硕五年博都熬过来了,如果在最后关头卡住你。
一方面你自己很痛苦,另一方面老师一想到明年还要再看你答辩一次,他们其实更痛苦。
因此,老师内心都是慈悲为怀,抱着放生的心态来听答辩的,大家大可不必紧张。
基本上只要我们的内心保持着“答辩答辩,只答不辩”的心态,那么老师们都会给你过的。
否则到时候二辩三辩什么的,到头来受罪的还是他们自己。
我真的不想再吃狗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