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6章 精卫填海  无限升级科技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马东援觉得自己损失非常大,必须得弥补。

刚才那90亿美元,只是建设费用而已。

如果不能出口,那他们根本就没有多少盈利。

他把自己的疑问和要求,摆在台面上,让这些狗大户们拿出解决方案。

这些狗大户们面面相觑,很是惊讶。

哟呵!

这些华夏人还真聪明啊!

这样都没有坑到他们。

刚才他们还商量着,先砸个几十亿美元,把这些穷鬼震的头晕脑胀。

趁着他们还没有清醒过来,直接签约了事。

刚刚他们可是见到了效果,还洋洋得意着呢。

马东援心里想着。

“你们这帮白痴,脑袋里装着什么东西?”

“就这点手段,还想忽悠咱们上套,不给你们放点血,还不知道你们马王爷有三只眼吧。”

狗大户们相互看了看,叹息一声。

看来,还是得用第二套方案。

马东援要求在大陆以外,华夏内海找一个岛屿,建设一个超大型的综合废品回收处理基地。

他指着地图南海靠近最南端的那一部分出现的一个小点,说道。

“这是黄盐岛,离我们大陆比较远,很少出现大风浪,我看这里最合适了。”

狗大户们肯定是没意见啦!

其实,这样对他们更好。

四面环海,只要不是人为携带,那些细菌很难跑出去。

即使泄露了一些,也很难在茫茫大海中存活。

他们身边的秘书们,打开皮包,也拿出一份地图看了看。

主要是确认这个岛屿有没有纠纷。

按照双方的约定,他们可是要主动联系和协调那些主要发达国家的塑料垃圾处理事宜。

没有存在领土之争,那当然就没问题了。

马东援主动把垃圾处理费降至每吨1百美元。

狗大户们将会联系所有的产油国,以及那些石油开采商,共同承担50以上的垃圾处理费。

也就是说,最少每吨50美元。

这个提议早在之前就有,只不过没有一个可以彻底消除隐患的塑料垃圾处理企业来承担重任。

这个就有点像是80年代末提出的维也纳公约,每个国家按照一定的比例,每年拿出一部分钱来保护臭氧层。

马东援对这个提议非常满意,也希望他们能够尽快实现承诺。

送走这帮子狗大户后,马东援找到姜大邺,把这件事简单说了一下。

他希望姜大邺能提供点不同的意见。

姜大邺听完后,哪还有什么意见。

他非常满意这样的结果,也很为马东援的机智点赞。

他居然想到了黄盐岛,在这个年代,是真的不容易。

黄盐岛是中沙群岛面积约6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内,唯一露出海面的岛屿。

礁盘面积约150平方公里,环礁面积约20平方公里,泻湖面积约130平方公里,环礁水浅,泻湖广大,是南海建岛条件最好的岛礁之一。

尤其是北端有一块面积很大的浅礁,面积约12平方公里,水深055米,很容易就可以填出面积超过10平方公里的陆地。

最关键的就是,这儿不受海浪冲击,适合兴建垃圾处理基地、城镇和农庄。

当然,这里也是跟香蕉国发生争端冲突的最主要岛屿。

在70年代初香蕉国歪称,黄盐岛离其距离近,理所当然“归属”香蕉国。

当初,伟人说了一句话,让香蕉国竟无言以对。

“你们香蕉国离我们华夏也很近啊!”

至此以后的20年,香蕉国再也不敢说这些废话了。

英国的海峡群岛完全位于法国海岸附近,最近的不到12海里。

法国一些岛屿横跨大西洋位于加拿大海岸附近,一些位于太平洋岛国附近。

但是,这些岛屿都不曾因为地理远近问题而出现主权争议。

如果不顾及历史与现实状况,而按香蕉的逻辑来主张岛礁主权,那世界地理版图就要改天换地了。

这段时间,香蕉国在那里闹得沸沸扬扬,想把事情扩大化。

偏偏华夏不如他们的愿,先晾着他,等以后再收拾。

既然,马东援已经提出了这个方案,那就必须做好应对准备了。

填海造地那是必须的,但关键是速度要快。

填海造陆,离不开高科技挖泥船的参与。

这个不难解决,改造一艘便是。

姜大邺刚好还剩下一个物理科技选项放在系统里,还没来得及选择。

造好陆地,就要马上建房子。

这个问题也不大。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