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章 入电子行业  无限升级科技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P3都算得上是烂大街的随身电子产品。

在华强北市场,这两样东西的出货量,曾经占据了半壁江山。

要知道,那个烂苹果公司,也是靠MP3播放器东山再起的。

姜大邺只能凭借着自己的记忆,先暂时投资这两样简单的电子产品。

u盘这个东西,制作起来非常简单,只要有了这个思路,普通的电子科研人员,或许都有可能发明出来。

当时包括华夏朗科科技、以色列M-Systems和新加坡Trek公司都在研究。

但是真正获得U盘基础性发明专利的却是华夏朗科公司。

2002年7月,朗科公司“用于数据处理系统的快闪电子式外存储方法及其装置”(专利号:ZL99117225.7)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授权,该专利填补了华夏计算机存储领域20年来发明专利的空白。

2004年12月7日,朗科获得美国国家专利局正式授权的闪存盘基础发明专利,美国专利号US6829672。

这一专利权的获得,最终结束了这场争夺。

华夏朗科公司才是U盘的全球第一个发明者。

在最好时期其专利授权超过40个国家和地区,许多耳熟能详的跨国企业如三星、东芝、金士顿等都曾向其购买专利授权。

后世因为几家公司争夺太激烈,时间差相差太近,虽然,获得最终胜利,保住了名誉,但是利益受损太严重。

如果朗科公司提前一两年获得这一专利,说不定后世中国的第一科技巨头,就要改名换姓了。

要知道,u盘这个东西,虽然简单,但是可以不断发堀出更多的功能:加密u盘、启动U盘、杀毒u盘、测温u盘以及音乐u盘等。

如果纵向深挖,u盘甚至可以做出2TB容量出来,简直就一个巨无霸的移动存储器。

要知道,现在可是1995年,全世界常用的3.5英寸软盘的容量为1.44M字节,甚至还存储不了半首MP3音乐。

如果再继续横向深挖,甚至可以研究出MP3播放器,SD卡等等。

要知道,SD卡这东西,不管是民用还是军用,也不管是低端还是高端,全部都有它的影子。

数码相机,智能手机,智能家电,电动汽车…………它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信息化科技革命。

例如,MP3淘汰了传统的CD和磁带收放机,数码相机淘汰了柯达等传统相机,智能手机淘汰了传统的功能手机……………

这应该是符合系统升级的要求,当然,如果不符合,投资这一行业也不算差。

朗科公司如果提前一两年研发成功,那么就很大概率成为独角兽科技公司。

现在,姜大邺就是要想找到朗科公司创始人吕正彬。

前世他知道有两个朗科公司。一个在鹏城,一个在哈市。

而那个时候吕正斌在哈尔滨当老总,所以他现在也很有可能在哈市。

他现在所要做的就是让u盘提前问世,并且要把启明科技公司做成全球高科技领域中的独角兽。

他还记得没穿越之前的朗科已经成为一个靠地产为主业的科技公司。

一家科技公司靠打专利官司和租房子赚钱,这到底是一个多么奇葩的玩法?

这是华夏高科技企业的一个悲哀,明明可以成为电子信息科技界中的领头羊,却被一群滥竽充数,只知道内斗的高管活生生的扼杀在摇篮中。

这是姜大邺穿越以来,第一次接触电子高科技行业。

尽管对这一行业的技术研发一窍不通,但是这行业的技术发展线路却了然于胸。

毕竟未来的21世纪,比拼的就是高科技。

虽然科研的基础环境不够完善,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强大,但他相信华夏人的智慧,相信货币的力量。

告别陈氏兄弟,他们一行五人登上了去哈市的航班。

早在出发之前,他又通过王凯传话,请求振远护卫公司帮忙找到吕正彬的工作单位和家庭地址。

下了飞机,找到市里一个大宾馆住下,并且提前打电话跟吕正斌约好了见面的时间。

黑省工行总部。

吕正彬也是一脸懵逼,自己啥时候认识姜大邺,一点印象都没有好不好?

为啥他就叫我彬哥呢?

当天下午,在银行对面的茶馆里,两个人就这样互相认识了。

姜大邺对吕正彬现在的工作环境表示不乐观,这样子会使一个堂堂的名牌大学生活生生的整废了。

吕正彬对此也无可奈何啊!

他就明确表态,说,

“如果你能说服我老妈,你以后想让我做什么,那都不是问题了。”

告别吕正彬,姜大邺马不停蹄的找到他老妈。

他老妈此时正准备煮饭,看见陌生的人来了,有些警惕。

姜大邺连忙自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