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风起云涌  大相公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每科进士数百人,通常只有前五或者前十得以直接获授京官层级的阶官,其余皆为选人。

若想由选人改京官,通常的方法是“荐举改官”

也就是自己做了一定年限的基层工作后,各方面也都达标的情况下,找五名中高级官员,既所谓“举主”,凑齐五份“举削”从而赴阙排队改官。

注意,是排队!

也就是你去了也不一定有。

除此之外,也有其他办法,那就靠自己的运作,比如军功,再比如:薛向所说的这个。

“薛副使为何如此好心?”楚舒不傻,事出反常必有妖。

薛向只说出要害,没有详细解释:“东京来信,刘沆被罢相,但官家采纳了他的政柄,如今南方诸路水患严重,各个自保不暇,两府宰执打算拿西北开刀!所以才叫你再拿出一成利。”

“这也是梁大参的意思?”

“梁大参早有预知,所以才迫不及待地叫你凑集粮草,以作进兵吐蕃之备;奈何南方水患来得太迅猛,不过好在剩余粮草能支撑得起大军三两次出兵拔寨!”

楚舒再次坐下,没有回答对方,而是思考利弊。

原本打算是跟着梁适捞一捞后勤的军功,所以才大大方方给出两百石粮米;此时听薛向这一番话,再加上他记忆中水患的严重程度,看样子这有一定的风险性!

跟梁适不同,梁适是进了东府做过几天相公的人;所以能承受得住失败的代价。

他不行!

他只是个小小的司户参军,还是武将世家出身。

薛向的话,也确实是好心。

“我建议您和梁大参你们二人再上奏折,就说水患一时半会是不会停止,还请官家和相公早做准备。”楚舒将记忆里的事情透露给对方。

薛向闻言并未在意:“嫌疑之地,此事不该我们说。”

“必须要说!”这斩钉截铁的语气让前者一愣。

“为何?”

“副使可信我?”

薛向双眼微眯,盯着楚舒看了好一会,才开口问道:“可有把握证实你的话?”

“西北五年未见暴雨,三年不见鹅毛大雪,此为凭证,足矣!”

文科生有一点好,那就是地理好!

气候常识性的知识也不差,久旱必有大涝,大涝必有大疫,古今相同。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