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大梁天气正好的时候,街巷中的喧嚣热闹一点没减。
城外寺庙,史从云蹲在山顶无聊的俯视远处大梁全景,整个人有些无聊,远处寺庙里外门口道口,都有禁军守着,山上的香客都被清空了,山脚也有禁军把守,没人上去。
回头看了一眼远处寺庙那边,今天他是陪人来了的,能让大秦的皇帝屈驾的,当然只有他的后宫。
周宪和赵侍剑两个妈妈,今天来为史进和史敏祈福。
史从云原本不想来了,他都不信这个,但耐不住赵侍剑和周宪的软磨硬泡,只能陪着两娘们来了。
虽说他日理万机,但那没办法,老婆还是需要陪的,这么想史从云都觉得自己真是个好男人。
这些天难得清闲下来,事情也少了。
过了中秋,秋收的事也逐渐安定下来,几乎没什么忙碌的,除了排马屁的没变。
这一下史从云终于找到做皇帝的快乐。
这些天游山玩水,流连后宫,时不时去汴水畔打打炮,日子可过得舒服了,朝中有王朴,范质,闾丘仲卿等主持,完全没有问题。
而他也在有意的提拔窦仪,李昉,沈义伦等新人。
而这些人中,范质孤僻孤立,魏仁浦和他有烟亲,闾丘仲卿是他的幕僚起身,这样王朴又被孤立起来,互不勾连,他们的声望也没人能达到当初李谷那种程度,史从云能放心使用。
有人做事,皇帝自然就清闲下来。
中秋之后,北方来了消息,说辽国的使团已经到了关北,与慕容延钊完成交接,史从云颇为期待,期待的倒不是辽国能做出多少让步。
史从云作为天子的决心十分明显,因为他已经好几次故意找茬把反对对辽国大规模用兵的集贤殿,翰林院的官员给流放或者去职,朝中上下谁都慢慢明白他和辽国势不两立的决心了。
不到这种高度,是很难理解朝廷的利益纠葛的。
别说当今他们和辽国的关系,就像当初汉武帝朝对匈奴用兵时,朝中的放对声音是非常多的,多到不绝于耳。
理由大概两种,一种以司马迁为代表,说汉人和匈奴人都是炎黄后裔,是手足同胞,不应该大动干戈。另外一种则认为祖宗之法不可变,汉朝对匈奴的政策已经延续几十年,历经数代皇帝,而且都是明君圣主定下的,不能改。
或许不少人会觉得不可思议,匈奴人天天南下烧杀抢掠,朝中官员就看不到吗?
这就是帝国制度下政治的特点,边地百姓的苦难和多数朝臣的利益是没有直接联系的。
就和现在对辽国的态度一样。
在秦朝,反对继续出兵辽国的大致两种人,一种是真的迂腐,保守,觉得出兵风险太大,毕竟对付居无定所,地大产薄的游牧民族,自古以来都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打输了损失惨重,打赢了入不敷出。
俗话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北方游牧民族因为地理原因,自古以来就扮演着“光脚”的角色,出于保守决策,所以他们反对出兵。
另外一些占据大部分的则是朝廷的既得利益者,他们是最不愿意改变的。
一旦朝局有剧变,他们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而大规模战争,集中国家力量的赌博行为,必然会破坏当前格局,新的人会借着战功崛起,旧的人会被顶替,无论最后结果是胜还是败,国家的权力结构都可能发生难以预料的变化,对他们的利益都是损害。
所以为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他们会竭尽全力阻止战争,保持当前局面。
而至于边境百姓受苦,敌人烧杀抢掠,甚至国家生死存亡,和他们的利益没有关系,都可以置之不顾。
对于单纯的保守派,史从云是可以理解的,他们只是观念守旧,决策偏向保守,本质上也是为帝国利益考量的,而另一种情况就决不能容忍了。
所以这些日子来,他也接连用罢黜,冷落,找茬等方式接二连三搞下去不少反对对辽国用兵的官员,既表明自己的态度,让朝武有心理准备,也削弱他们的势力。
这样的做法无疑已经表面,他和辽国不可能罢兵,迟早要有一战,让朝武有个心理准备。
他都做了这些动作,朝中的官员大概也明白该如何面对辽国的使团了,史从云心里也有数,让路辽国使团来他早在心里想好了。
借着他们的使团传递一些错误信息,迷惑麻痹辽国,最好在他收拾好南方局面之前让辽国放松警惕。
同时无论如何也把大名鼎鼎的萧绰扣留下,免得夜长梦多,节外生枝。
有了这些判断,他心里也对辽国使团如何对付有了分寸。
谷戃
这想着,远远看了那边赵侍剑和周宪正在院外一棵大树下有说有笑的下棋,两人关系很不错,毕竟都是文化人。
看来她们两就不是给儿子女儿祈福的,就是宫里闷了自己想出来玩。
史从云看了一会儿,两个漂亮媳妇,就是看着也养眼啊,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