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章:战前会议(上)  宋遗民在南洋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县衙来人,原来是送情报的,告诉他们朝廷的即将派兵前来镇压。

不过在听完来人送来的消息,周易凡有些疑惑。

按说他们已经知晓自己绝不会放过县城,所以配合朝廷镇压才是最好的选择,怎么会提前来此告密呢。

当然了,周易凡并不知道因为他汉人的身份,安南上层并不认为他可以在安南成气候。

所以此次前来镇压他们的仅仅只是乂安一路的守备力量。

但是县衙知道啊,在乂安路镇府使派人前来时,他们就觉得大事不妙了。

乂安路的军事实力怎么样,当然了,在以前肯定还是不错的。

毕竟怎么来说乂安路,也是全国十五路中的一路。

也就是说除去防备元朝等边防军事力量之外,此次前来镇压的军事力量就占全国守备力量的十五分之一。

当然了,肯定也不是全部派遣,各县还会留守一定的守备。

不过这并不能让县衙安心,现在的乂安守备也的确让人不放心。

自从太上皇五年前发兵哀牢,兵败之后,各路守备力量可都是被先后抽调。

同时乂安一路紧领哀牢,守备力量的主要防御敌人也是哀牢,所以乂安一路可调用军队绝对不多。

更何况,先前乂安镇府使派遣人员也没重视这起叛乱,仅仅是认为一些汉人的叛乱。

而且还不给他们解释的机会,只是对他们一味地进行指责,然后命令他们进行配合。

这怎么能忍,这不能忍,更何况他们还看出来,经过此次叛乱之事以后,他们的下场绝对不好。

如果幸运点,镇压成功,他们也会被罢免官职,甚至是下狱问罪。

镇压失败,他们铁定玩完。

被周易凡抓住,肯定没有好下场,就算是逃了出去,官府也不会留下他们,甚至还会牵连其家族和亲人。

所以经过一番讨论,他们决定向周易凡这边示好。

先不论是否镇压成功,示好一番总没问题吧。

就算到时候周易凡被擒获,他们也能让周易凡将这件事埋在肚子里。

周易凡也没去管他们的小心思,只认为他们是要两边下注。

不过在情报部门还未在安南展开的情况下,这个情报的确有用。

送走县衙来人之后,周易凡立即召开大会。

各部门负责人,各村主任,及军队连以上军官全体入会,这可以说是自从华镇成立一来,第一次大型全体会议。

先由秘书处汇报此次县衙拿来的情报,然后由各部门,各村主任反映情况,提出方案。

汇报完情报之后,有人震惊,有人镇定自若,有人表露出迫不及待的脸色,当然也有人担忧。

不过让周易凡满意的是,会上虽然叽叽喳喳的在讨论,但没有人提出和谈。

就算是担忧之人,也提出了各种方法,比如退居海上。

现在海军在海外发现岛屿并制盐的事情,虽然没到人尽皆知的程度,但该知道的还是都知道。

而且他们还知道海上岛屿还不少。

当然其中也有人提出了不错的方案,其中就有联合县衙,既然是县衙送来的情报,那还是有机会拉拢他们的。

还有提出进行广泛宣传的,近几年安南的天灾不断严重,时不时也发生叛乱,只要他们宣传的好,未必不能引发叛乱,牵扯敌人。

这还是周易凡才成立的报纸负责人,王来勇提出来的。

当然还有许许多多的方案,甚至还有人提出假意向元朝朝贡,成为元朝附属国,用元朝来牵制安南的。

只是被毙掉了,毕竟他们作为宋朝遗民,这样做很有可能会让一部分宋朝遗民离心的。

周易凡很庆幸,自己当初选拔人才的方式,不然怎么会有如此多的奇思妙想。

最终周易凡只同意了宣传这项策略,现在想要将县衙拉拢过来并不容易,一方面,己方还没有显露出一股可以气吞山河之气。

另一方面,县衙那些人还是有所牵挂,他们的家族及亲人,当然,如果是周易凡主动拿下县城,那他们投降的可能性就大很多了。

不过这次,他没时间拿下县城了,仅仅只是乂安一路的守备力量,这些力量集结的时间很短。

如果这个时候拿下县城,那势必会有一部分力量被县城内的各家族给牵制,他们现在对华镇可不友好。

接下来,各部门及各村还汇报了现在的情况。

其中教育部,正在筹划在各村建立村学,劝导各村孩子进学堂读书。

农业局统计土地,为此时此刻共13264亩田地,当然耕地无时无刻不在增加,毕竟周易凡的开荒令可没有取消。

同时,农业局也督促完成了此次的耕种,只需等到此次收货完成,他们的粮食完全能够达到自给自足(不包括海货等,仅土地收货)。

听到这里,周易凡有些欣喜,没想到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