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施,移民船上的一员。
一开始本是一小山村里的读书人。
所在山村人口数量也不多,只是因为环境恶劣,且地形复杂。
所以才得以保全,隐居于山林之中。
还是在派人出去交易盐等必需品时,才得以知道刘启林他们的宣传。
“在南边有一个好地方,过去就可以过上好日子。”
具体就是分田分地,有人保护,税收极低等方面。
而且那个时候,刘启林他们在杨万立的帮助下,也成功和当地县衙的县尉勾搭上了。
一同制作家具,他们出人力进行制造,县尉就给摆平地方势力,进行贩卖。
双方三七分账,其中刘启林他们这边三成,县尉七成。
有了县尉的掩护,这生意在整个县及周边县基本都是独家经营。
很快他们就赚取了大量的钱财,而刘启林他们也因为收购木材和许多山村建立起各种关系。
接着待时机成熟之后,刘启林借口还能带来更多好东西。
买来船只,暗中隐藏山民,进行移民准备。
那个时候的刘启林他们可是有钱,有粮,而且和各个村庄关系都很融洽,在承诺一番后,就有相当一部分人,愿意去他们描述的地方看看。
何施就是这第一批人,同时也是他们村的探路人,如果真如描述中一样,那整个村子都可以进行迁移。
在船上颠簸了十二天,他们才看到海岸线和一座城池,就在以为终于到达目的地,可以下船时。
结果还没等他们上岸就被另外五艘战船给包围了,迫使他们降帆停船。
他可是亲眼看见对方船上有不少人,而且还拿着武器,甚至船上还有着床弩。
那东西虽然没见过,但在记载中,威力可不小,就他们这种薄壁船可挨不了几下。
还好很快就确定,对方是与刘启林队长是一伙的,这让他松了一口气。
但在刘启林队长他们乘坐小船离开一段时间,包围他们的五艘船只还是没有放开通行时的情况下,船上人员已经有些慌张了。
甚至是有人悲观的大喊大叫,说我们都被欺骗了,他们会杀死我们的,而且还蠢蠢欲动的想要争夺船只。
他和同船的几个读书人一看,这情况就不对。
先不提,刘启林他们将这么多人运过来干嘛,但可以肯定的,绝对不是要杀了他们。
毕竟他们这一路的吃喝可是消耗了大量钱财的,而且要杀他们,还用不上这么麻烦。
再说就算是他们进行反抗,也敌不过对方的船上的利器,就算顺利逃脱,船上的物资也不够了。
这种情况下,一些有见识之人,很快就达成共识。
先将操作船只的人拉拢之后,立马安抚移民,讲清其中的利害关系。
同时揪出扰乱人心的那几人,暂时看守起来。
果然没多久,他们就被允许进行靠岸。
只是因为码头不大,所以五艘船在战船的引导下,依次进行靠岸。
下到码头,这个时候他才看到整座集市与码头的全貌,感觉整座小城就仿佛是从一块大石头上凿出来的。
但在其中他们还是发现了那应该不是石头,而是一种建筑材料,毕竟周易凡他们炼制的水泥和后世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本想好好参观一番,不过这个时候他们却被告知依旧不能随意走动,只能在码头进行休息。
稍后会有人来给他们施粥。
看样子先前刘启林队长他们是去通报了,不过这安置倒也不错。
暂时将人群安置在码头,可以保证人群不至于乱窜带来意外,同时用施粥来安抚他们。
既然如此,他也和先前同船上的几个读书人一起找一个地方坐了下来。
“还有这样的事?”
周启聪才得到先前有人在移民船上闹事的消息。
也是在靠岸之后,何施他们将那些人交给了海军,被第一时间单独看守起来了。
海军那边才给周启聪通知。
周启聪第一时间就动身,当然不是去找军队要个说法。
虽然他和周启林相比,还差上一些,不过一些眼力劲还是有的。
那些移民暂时是外人,海军去捉拿并没有问题,而且人家拿人之后还给自己通知了。
并且就算是有问题,越权了,那也是自己堂兄周启林去处理。
他现在要去做的是拉拢何施他们,还没有加入就已经立功了。
这样的人一定有前途,并且此人才下船,自己也理所应当的去表示慰问。
何施可没想到,才来到就被县令给接待了。
毕竟在他看来,周启聪是集市的管理人员,而他也不清楚集市是什么定位,但拥有如此雄壮的城墙,怎么也是一座县城嘛,虽然县城不大。
和周启聪聊了几句,周易凡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