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 苦中作乐  情陷杜尚别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头哥现在看着就是皮球。”大厨在一边比划着气球,嘿嘿笑起来,小眼睛已经眯成一条缝了,再加上他也很胖,活脱脱的一尊弥勒佛。

“哎,说到我的伤心处了。”大头摇摇头,自嘲道。

许东清了清嗓音逗乐道:“以前大头都是不肯吃亏的啊,今天怎么这么快就服软了啊,这很不平常啊。”

“那是因为他肥,实实在在的肥。”闫队帮腔。

“闫队这句话说的挺对的,我在家里已经休息了半年了,一直没出工。在家的这半年肚子整整的肥了一圈,天天拖着它走路,愁死了。”大头一本正经道。

“哈哈哈,那感情好。到了工地可以让你好好的锻炼锻炼了,我会帮你减肥。”闫树国送上迷之微笑。

“别别别,你这个工作狂最好离我远点,我可受不起你的恩惠。。。”大头闻言色变,连连否决。

过不多时,一大盘热气腾腾的大盘鸡上来了。大家确实饿坏了,毫不犹豫,抬起筷子便上,鸡块很快被消灭。闫队又要了四张面,放进去,劲道的面条沾上红彤彤的汤汁,又辣又香,大伙足足过了一把瘾。

“你知道官方广告词是怎么形容大盘鸡的吗?”酒足饭饱之际,大厨打着响嗝问大家。

“不知道,说来听听。”大家疑惑的看着大厨。

只见他将筷子把成麦的样子,嗓音低沉且带磁性的说道:“新疆大盘鸡,通常是先炒后炖。做好后,皮焦肉烂的鲜美鸡块夹杂着青椒、红椒鲜亮的色彩,混合在汤汁中的土豆淀粉吸收了油腻,用筷子夹起宽且薄的面片在汤汁中搅拌几下,立刻被稠密的汤汁包围,放到嘴里麻辣鲜香,诸般滋味涌上舌尖。这道菜,口感独特、味道新颖,既有西北人喜欢的粗犷豪气的辣味儿,又融合了老四川人为这疯狂的舌尖上的麻味儿。”

“说的好!!!不愧是大厨啊!!!太好了!!!”大家鼓掌叫好。

“哈哈,不是我说的好,是我背的好。趁着大家高兴,待会儿回去,我给大家送点我的家乡特产尝尝。”大厨意犹未尽的说。

“什么特产?什么特产?”大家忙问。

“我们家乡的霜降柿饼。”大厨笑道。

“哦,没听说过。”大家互相对视,摇摇头。

“吃过以后你就会永远记住它了。”大厨信心满满道。

回到住处,大家都集中到他的房间。大厨从自己的行李箱中取出一大红袋子,打开结扣,呈现出来的是满身白点的柿饼。大厨一一分发给大家。

“喂,我说,这柿饼捏起来软软乎乎,貌似不如咱们河北的柿子硬实啊。”许东看着柿饼,问着旁边的同行。

“哈哈,吃货要靠吃,你用手是感觉不出来的。还是吃吧,吃起来的时候你能感觉到它的甜美和韧劲。”大厨轻蔑的看了一眼许东,劝道。

李东一口咬下去,先是感觉到果肉微微抗拒牙齿,然后舌尖触碰到糖浆,顿时满口的糯、甜、香,味蕾的欢快感瞬间爆棚,激荡起回味无穷的涟漪。果然是回味无穷!

“嗯嗯!!表皮韧,内里软,美味!”闫树国竖起大拇指称赞道。

“我也是第一次吃到这么甜的柿饼,咋这么甜呢?”大头又要了一个问。

“因为它有风霜的砥砺,有雨雪的洗礼,还融入人类的汗水和智慧。”大厨略带神秘的说。

“嘿嘿,大厨,你有这么好的东西,干嘛不早点拿出来?”许东问。

“还以为你们嫌它土呢!”大厨两眼一翻道。

大家讪讪。

“我说大厨,我觉得你在家贩卖这个就行了,这么好的东西肯定不少挣钱,干嘛非要出国去挣那点辛苦钱呢?”闫树国问他。

“万事开头难,这不是没有启动资金吗?先搞点启动资金再说吧。”大厨也很坦荡道。

“话说这白色的是啥?是析出来的糖分吗?这柿子也穿白大褂啊。。。哈哈。”赵北冥又很自觉的拿起一个柿饼问。

“对头!大约在小雪时节,这白色的粉末就会出现在柿子的表皮上了。”大厨准确无误的回答了大头的问题。

“这黑色的是什么?能不能吃?”李东指着他手里的柿饼,他看到上面有一些小黑点,担心那是毒蛊之类的东西。

“放心吃吧,吃不死你!那是鞣酸,一种微量元素。对你身体好的很!”大厨看着李东,很轻蔑的说。

“做这个肯定花不少功夫吧?”闫树国若有所思的问。

“那当然,让新鲜的柿子变成柿饼,需经过采摘、折挂钩、削皮、挂架、捏心、下架、出水、潮霜等十多道工序,在自然条件下加工而成。工序虽多但不复杂。”大厨说的头头是道。

“嘿嘿,了解的这么仔细,以后你干这个就可以了。”李东盛赞道。

“那当然,这些就是我们家自己做的,我当然了解每一个步骤。我的目标就是开一家专门做这个的公司。”大厨颇为自豪道。

“哈哈,有志气!”众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