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61,舞动  雏鹰的荣耀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万众的欢呼当中,艾格隆带着自己身边的人们,驾临到了奥尔良城。

和在巴黎时一样,刚刚走下列车的他,又对迎接他的人们,重新发表了一次与几个小时之前相差无几的演说,进一步强调铁路对帝国的划时代意义,以及自己为国家所做出的贡献。

这种公式化的演讲,他已经非常熟练,再加上他天生就有的演说天赋,所以激情澎湃,感染力极强,轻易地就调动了群众的情绪。

这也进一步让民众认定,这个年轻有为、精力充沛的年轻皇帝,就是国家此时最好的掌舵人。

在波旁王朝复辟的十五年里,路易十六和查理十世两个大革命前的老头相继统治法国,他们的反动统治,也让法国人民对“老人治国”厌烦透顶,此刻艾格隆的年轻,正暗暗地响应了民众心中的需求,让他们对未来更多了几分憧憬。

当然,随着时间的流逝,艾格隆也会老去,到时候人民可能也会厌倦了他漫长的统治,希望能够换个更加年轻有为的掌舵人,不过那是后话了,艾格隆至少20年内都不必担心这些。

在热烈的欢迎仪式结束之后,皇室成员们在地方官员和驻军军官们的簇拥之下,进入到了奥尔良城内。

奥尔良是卢瓦雷省的中心城市,也是法兰西的历史名城,更是那位救国少女的“梦开始的地方”,所以有相当多的历史文化古迹。

早在皇室成员们到来之前,怎样哄陛下开心,就成为了以本省的sheng长为首的、上上下下的官员们操心的课题。

毕竟,谁都知道,陛下从来都不是一个好脾气的人,讨好了他可能没有什么奖励,但是如果让他不开心,那后果可就非常严重了。

因此,官员们精心制定了一整套的招待计划,想尽办法让陛下高兴。

等到艾格隆入城之后,sheng长就首先带着艾格隆一行人,走到了奥尔良圣十字主教座堂,当中。

这座历史悠久的哥特式大教堂,始建于1287年,只比巴黎圣母院稍微晚一个世纪,不过因为屡次停工和扩建的缘故,它直到1829年5月8日才正式宣告完工,而这时候离艾格隆上台也只剩下一年了。

既然有漫长的历史,那么它自然也经历并且见证了相当多的历史重要瞬间。

几个世纪当中,圣十字主教座堂见证了许多王室成员的足迹,但最著名的一件事,却是1429年,贞德在成功解除奥尔良的围城之后,来到了这座教堂当中祈祷。

这确实就是圣女“梦开始的地方”。

为了铭记她,教堂的彩色玻璃上装饰着她的形象和故事,描绘了她如何解除奥尔良之围,领导法国人民屡次战胜英格兰,扭转百年战争的形势(当然,其中必然会穿插了许多宗教元素,把她当成了上帝降下人间的奇迹)。

而此刻,艾格隆一行人,就站在教堂当中,感受着教堂当中浓密而且庄严的宗教气息

特蕾莎喜欢艺术,所以她更多地是以欣赏的目光打量着它,她欣赏着教堂内的各种雕像,彩绘窗、以及穹顶上的各种复杂的几何结构,并且把它和自己之前见过的各种古老的教堂做对比。

然而,艾格妮丝的心绪就完全不同了。

她不懂艺术也并不关心艺术,她只是想到,在几百年前,那个曾经挺身而出、以一己之力拯救国家的少女,就静静地跪在旗帜和祭台之下,虔诚地为祖国的安危而向上帝祈祷。

她做到了她所能够做到的一切,却没有能够亲眼看到最终的胜利。

彩绘的玻璃窗透光性并不算好,所以教堂内的光线斑驳,并且虚影缭绕,但是在这种氛围之下,却让人仿佛有一种置身于幻境当中的感觉。

恍惚间,在幽暗的光线之下,她似乎能够穿透历史的浓雾,看到往昔的那个少女的身影。

如果你真的能够看到现在的这一切,你会怎么想呢?她暗自心想。

她向查理七世效忠,所以当她看到“抢夺”走了卡佩家族王位的人,想必会怒不可遏吧。

但反过来说,来自洛林的少女,应该也不会介意一个科西嘉人登上这个国家的最高王座?

毕竟,她挺身而出,保卫的不是某位国王、某个家族,而是这个国家,所以当她看到陛下能够给国家带来繁荣和富足、告别之前那些血腥的屠杀和清算,她应该会感到很欣慰吧。

至于陛下私人的所作所为,她就算不认同,顶多也只会尽力规劝几句,恐怕不会过多干涉——毕竟,君王所肩负的责任,远比他私人的生活更重要。

至于我的话……想必是绝对没有脸面和她对视的。

艾格妮丝又自惭地笑了笑。

她曾经扮演过贞德,以圣女的身份接受过万众的欢呼(甚至直到今天,还在因此吃到了圣女红利),但是她有哪一点配得上和圣女相提并论呢?

自己是给她丢脸了。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