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尔布雷希特王子和艾格妮丝的比试结束之后,之前由她引发的一系列风波,突然以一种令人意外的方式平息了下来。
特蕾莎没有闹事,也没有对艾格妮丝做出任何处罚;而艾格妮丝则老实认错,并且写了一封道歉信寄给远在奥地利的卡尔大公,承诺自己今后绝不会再到处出风头。
而阿尔布雷希特王子,一方面把艾格妮丝的道歉信或者说保证书转送给了自己的父亲,另一方面则在自己的信中精心挑选了说辞,对艾格妮丝说了许多好话,表示自己已经见过她了,她确实并非是得意忘形的宵小之徒,也从未想过要当众让特蕾莎下不来台,只是出于姐夫的政治需求、以及法国人对奥地利暂时的敌意,所以才把事情闹得这么大,这绝非她的本意。
王子知道,单凭自己这些话,肯定也无法让父亲完全消气,不过事情既然已经闹到了这个地步,现在这样已经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了。
——当然,其实所有人都知道还有一个更好的解决办法,只是他的姐夫绝不会做就是了。
既然已经无法斩断这一份孽缘,大家也只好都对此视而不见了,反正千百年来这种事在王族之间屡屡发生,倒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
对于艾格隆来说,麻烦被自行摆平了自然也是一件大好事,他也乐得从中脱身出来。
在回到巴黎的几天之后,他离开了王宫,前去拜访自己从巴伐利亚远道而来的义嫂奥古斯塔公主。
公主从巴伐利亚赶过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之前还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几次到王宫里觐见了特蕾莎,按理来说,这次应该是艾格隆夫妇两个一起回访的,只是因为特蕾莎如今临盆在即,实在不宜走动,所以只能艾格隆一人前来拜访自己的义嫂了。
当艾格隆带着少量随从们来到公主在巴黎的寓所时,已经得到了通知的奥古斯塔公主,恭敬地迎接了他。
上次两个人在巴伐利亚见面的时候,虽然艾格隆已经创下了偌大名声,奥古斯塔招待他也非常殷勤用心,但公主因为身为义嫂、再加上年纪大了20多岁,总会在艾格隆面前流露出些许长辈的派头来;而这一次,情况完全不一样了,奥古斯塔公主对艾格隆可谓是毕恭毕敬,再也看不出任何自居长辈的意思来。
她之所以如此表现,一方面是因为未来的皇帝等级上比她高,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她希望从这位义弟这里,为自己的儿子讨得锦绣前程。
在和艾格隆短暂寒暄之后,她马上让两个儿子——20岁的奥古斯和14岁的马克西米利安向艾格隆致敬并且问候。
对于义嫂的用意,艾格隆也心知肚明,他打量了面前这两个年纪并不比他小多少的“侄子”,眼中流露出了欣赏的神色。
“您把他们教导得十分出色,夫人。”他向义嫂说,“欧仁亲王在天之灵肯定也是非常欣慰的。”
听到艾格隆提到欧仁亲王,奥古斯塔公主的眼圈微微泛红,“借您吉言了,陛下。如您所见,我已经步入了人生的暮年,再也没有多少东西值得留恋,孩子们是我人生最后的指望,他们也是我和你义兄曾经幸福的证明……为了他们,我愿意付出一切。”
毫无疑问,在艾格隆面前这么说,公主是有故意的成分,她想尽办法要勾起艾格隆对欧仁亲王的亲情,以便让他更加照顾自己的儿子。
但是,很大程度上这也是真情流露,这位公主和欧仁亲王的结合,虽然并非出自于她所愿,而是政治联姻的结果,但是他们结婚之后,公主却和丈夫琴瑟和谐,从未出过任何不正当的绯闻,两个人相濡以沫度过了那么多风雨;而在欧仁亲王死后,她也含辛茹苦地养育几个孩子长大,并且想方设法为他们寻找更好的出路,完全尽到了母亲的责任。
在原本的历史线上,她的子女分别成为了瑞典王后,巴西帝国皇后,葡萄牙王夫,俄罗斯帝国驸马等等,母亲在其中做出的努力,何其令人感动!
艾格隆知道这些,所以对于这位母亲,他的心里也只有敬意,哪怕知道她有自己的小算盘,他也对此抱以完全的尊重。
他又打量了一下面前的两个“侄子”。
奥古斯·德·博阿尔内,在1835年和葡萄牙女王结婚,然而成婚两个月之后就突然病死。
而更小一些的马克西米利安,在1839年居然得到了尼古拉一世沙皇的长女玛丽亚公主的芳心,然后成为了沙皇的驸马,从此家族定居在了圣彼得堡。
而现在,世界线发生了变动,也许他们两个人的人生道路都会出现剧烈的变化——当然,他们自己是不可能感知到这一点的。
人毕竟是由自己的经历和经验塑造而成的产物,不同的经历会产生不同的人,但是那种自幼被培养出来的优秀品质——比如忠诚、谦逊和质朴,却可以让一个人无论到哪里都受到尊重。
艾格隆相信,自己面前的两个侄子就是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