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朝溪以北田地拍卖?百亩只需五两银子,每户限购百亩?”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沈大军正带着村里的男人在村子外巡逻,他们没有像岛上其他的人一样,去修路或者是铁厂、码头这些地方做活来补贴家用。
眼下十二月份,稻子早就没得种了,除了一些从吕宋购来的地蛋被种下去外,整个东宁便是一片萧瑟景象了。
不过沈大军也并不是在家躺着,他家里还有几张嘴等着吃饭呢!
身为为东宁戍边的军户,怎能轻易离开边境?
再说二十万福建军户的到来,已经让东宁的局势发生了巨变,此时此刻,沈大军已经不再是防备生番袭击,而是趁着冬季农闲,主动带着村里的精壮进山寻找生番部落。
除了可以拿生番的人头去东宁府城领赏外,这些生番尽管很穷,但多少也是有些财产的,这对生冷不忌从不挑食的沈大军他们来说,已经算得上可以了。
除此之外,进山还是为了打猎,冬季虽然不是打猎的好时候,不过闲着也是闲着,与其坐在家里吃干饭不如出去碰碰运气。
如果能找到大群的水鹿或者豹子黑熊,不说大发横财,至少一顿口腹之欲是少不了的。
要是走了狗屎运,摸到了铁矿或是铜矿之类的踪迹,上报东京府,那可是上百两的赏银!
这就是为什么沈大军甘愿冒着风险大冬天出来的原因,不过在土地的诱惑面前,他还是忍不住了。
“走,先回村,去王小校那里打听打听是怎么回事。”
王二虎家。
“爹,我的补贴呢?”
“要那作甚?你娘给你收着呢,等年后在军校毕业了,叫你刘叔给你打一把好火枪,将来上了战场好能保命。”
砸吧着抽上一口水烟,王二虎他爹眼神微眯,一脸得意的说着,自家儿子考上了军校,还一直留到了现在,日后出来当上总旗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随着东宁人口的暴涨,王二虎他爹就算大字不识两个,也能察觉到自己家地位在越来越高,至少,村里人见面都是对他和颜悦色的,村里若有什么事,有时也会叫上他一起去参加,甚至有些事情也会参考他的意见。
无他,只凭他有一个进了东宁军校的儿子,一旦成功毕业,定然是会成为大公子郑森的心腹之人。
王二虎是抽空赶回家的,他接到了教导队的指令,要让军校的每一位学员都率先响应郑森的号召,去认购东宁府所售的天兴州以北地契。
也正是因为这事,王二虎才能回来这一趟,不然他一个月也就只能有一天休假,因为距离缘故,这半年来都没回家几次。
“爹,大公子下令了,要出售牛朝溪以北土地,一户能买一百亩,我作为军校生,得做表率。”
王二虎坐了下来,跟他爹解释起来,每月发放的军校补贴都被送到了家里补贴家用,不过家里花钱的地方不大,他的补贴每个月有一两银子,这半年来怎么也攒下六两了,足够买下他们家的土地额度了。
“地?公子要卖北边的地了?多少钱?是不是要打仗了?”
“爹,上面有令,现在还不能说,不要多少钱,一百亩才五两,现在不买恐怕以后抢都抢不到了。”
“哎,是是是,爹知道了,你那银子这就给让你娘给你拿来,娃儿,在学校里过的可好?大公子对咱们有大恩,你得拼命才行,知道伐?”
“嗯,爹,我知道的,大公子给咱们家地,还让我学带兵打仗,我这条命都是公子的了,等毕业后跟着公子把红毛人赶走,到北边杀鞑子,嘿嘿,给您老和娘弄个官回来当当,也算光宗耀祖了!”
“噫!好娃子,有志向!”
...
牛朝溪以北土地出售的消息一经流出,顿时掀起了滔天巨浪,因为之前有限制每人持有土地亩数的政策在,现在这一波额外加售的土地自然受到热捧,而且东宁人口暴涨到五十万之后,来东宁进行贸易的人也多了起来,明眼人都能看出,在不远的将来东宁的繁荣指日可待。
现在投资,未来肯定大赚!
在郑芝龙被封爵后,郑家的势力和威望在这一时段可谓是来到了顶峰,没人会在这时候质疑郑森开发东宁的执着。
毕竟,以郑氏的财力物力,就是用钱堆,也能把东宁堆成一个小江南。
“大木此招可谓是无比之妙,既从百姓手中回收了财物,又开拓了新的土地,接下来是不是要对大肚社动手了?”
杨于两看着桌子对面的郑森,举起酒杯夸赞了起来,虽然作为郑森的财政部长,但是实际上他对于经济方面的事情了解的也不多,基本是从祖上传下来的那一套。
如果没钱,基本就是开源节流,增加赋税减少开支,这倒不是说大明朝就没一个经济方面的人才了,只是他们所处的环境并没有这种条件。
台湾土地无主,再加上郑森在这里拥有绝对的权力,这样才能发起这种类似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