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章 陈卫东的橄榄枝  风起1977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件事看似到此结束,实际上才刚刚开始。

若非今晚奶奶无意中的举动,胡杨肯定没这么快想到可以利用未来的信息装神弄鬼的。

看来有空还是得要多翻一翻那本老旧的《周易,尽可能把里面的内容记住和理解。

以后肯定会用到的。

省的出现纰漏,那就不好了。

胡杨默默的想到。

他并不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但前世几十年的阅历终归没有全都活到狗身上。

吾日三省吾身,平时经常告诫自己要谦虚谨慎,重生者不是万能的。

随后的晚饭有些沉闷,大家都没有往日聊天的兴致。

夜幕降临,电灯发出昏黄的光芒,胡杨三姐弟围在灯火下继续学习。

“姐,你们标了多少?给我看看。”

胡杨伸了个懒腰,肩膀处发出骨骼摩擦的噼啪声。

胡春梅和胡夏荷放下笔,将语录递给他。

几乎是一目十行的速度扫过去。

不到十分钟,就将她们用一下午标出来的拼音看完了。

“九成以上的都标对了,但是对翘舌音和平舌音还是很容易搞混。”胡杨把语录放下说道。

“你们看这后半句‘似火红的太阳’,你们对这个‘似’字的拼音标注shi】,其实它正确的读法是si】。”

“还有这句‘红日照我心’的‘日’字,它是ri】而不是yi】。”

胡杨指着标错的拼音对她们说道。

胡春梅她们听到弟弟的话,皱了皱眉头,嘴巴轻轻的动着,发出微不可查的声音。

“你们不用灰心,写错了改正,以后记住就行了。”胡杨安慰她们。

这与胡杨他们平时说的方言有关。

因为粤语体系中是没有翘舌音和平舌音之分的。

所以很多其他省市的朋友在最初听到粤式普通话时,那眉头皱的连他妈都不认识了。

很想大吼一句,能不能把舌头捋直了再说……

其中最有名的一句是:各个国家有各个国家的国歌。

粤语:咯咯咯家有咯咯咯家的咯歌……

对此,胡春梅她们也只能点点头,除了多学多读,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

清晨与迟暮相互交替,日子在努力复习中一天天过去。

胡春梅她们已经能够用较为标准的普通话流畅的阅读旧报纸上的社论。

平时三姐弟说话,也尽量用普通话交流。

学习语言,真的很需要环境的。

“这半个月,我们已经学完了《平面几何、《三角和《平面解析几何,今天开始学习《立体几何这一册。”

胡杨拍了拍桌子上那本绿色封面,褐底白字写着“立体几何”的书籍。

这是他前两个月拜托《革命故事会编辑何玉给他买的,一共买了五套,花了胡杨不少钱。

不过他一点都不心疼。

因为他知道这套魔都出版的《数理化自学丛书可是一把打开通往天堂大门的钥匙。

胡春梅她们也拿出自己那本提前翻过两三遍的《立体几何数学书。

与半个月前相比,此时她们的目光中充满了智慧和自信,不再是以前的懵懂无知。

知识改变命运,深厚的知识底蕴能够让人看起来更有气质。

用粗俗的话来说就是提升逼格。

即便她们身上穿的仍旧是以前的衣服,给人感觉也不一样,不是庸俗的村姑。

也不知道是老胡家在数学上具有天赋还是这段时间打下坚实的基础。

反正胡杨给胡春梅她们讲解《立体几何上的内容知识点,绝大部分她们听一遍就懂了。

不理解的那少部分,拆开仔细分析也很快就搞清楚了。

完全没有前世教某些怎么也教不会的学生那种头疼的感觉。

胡杨教的认真,她们也学的专注。

忽然,一声熟悉的喊声打破了这种氛围。

“小杨,你爹写信回来了。”邮递员陈卫东站在胡杨家门外大声喊道。

胡杨他们齐刷刷的抬起头望向门外。

躺在太师椅中打着瞌睡的老幺胡雪莲听到有父亲的信。

柔韧的小腰就像弹簧般,整个人从太师椅上弹起来。

并大喊:“我来拿,给我……”

连鞋子都不穿,赤着脚,迈动两只小短腿,小屁屁一扭一扭的往外跑。

“陈叔。”胡杨他们收拾好书本,站起来笑着打招呼。

“跑慢一点,别摔了。”陈卫东打开院子的柴门,对着奔跑而出的胡雪莲提醒道。

她可不听,跑到陈卫兵脚边,踮起脚尖,左手拉着他的裤腿,右手举高抓向黄色的信封。

陈卫东笑呵呵的将信递给她。

在拿到信封的那一刹,胡雪莲红润的小脸蛋上露出春风般灿烂的笑容。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