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
“当然是真的了。”
王振顺手从坛子里拿出一根金条,递给了爷爷。
“至于哥哥,你也没有做梦,这是真的。”
“妈和奶奶也放心吧,这金子是我今天在大河洗澡捞出来的,没有人知道。”
看着震惊的家人,王振在一边细心的解释到。
“亮亮,来,咬咬试试。”
拿着金条,王爷爷激动的对一边王亮说道。
“听说真金的话,会在上面留下牙印。”王爷爷解释到。
“好!”
王亮接过金条,高兴的咬去!
“哎呦!牙好疼啊。”
王亮痛苦的叫了一声,把金条从嘴里拿了出来。
随后,只见原本平平展展的金条上多了一排整齐又深的牙印。
“哈哈,是真的。”
王爷爷一看果然能够咬出牙印,高兴的笑道。
一旁的王振看了,无奈的说道;“当然是真的了,难道我还会骗你们啊。”
确认了眼前的是真金,王爷爷反而冷静了下来。
老人家早年的时候参加过抗美援朝的战争,一般的大场面也是见过的,失神也是因为第一次见这么多金子原因。
“对了,小娃!这里有多少根这样的金条。”
王爷爷问到。
“十二根,每根大概都是十斤重的。”
听到爷爷问,王振报数到。
“亮亮,去,把家里的秤拿过来。”
王振报完数后,王爷爷吩咐道。
“恩,是爷爷。”
听到爷爷叫自己,王亮眼睛一亮,依依不舍的看了金子一样,就朝里屋走去。
“给你爷爷。”
里屋离堂屋只有几步距离,王亮进去后,转眼间就拿出来一杆秤。
这杆秤是王爹当年做生意的时候买的,是二十斤的小秤,秤的下面有一个秤盘,方便放东西。
王爷爷接过秤后,把手边的那个金条拿起放在了秤盘里,然后把秤砣打到了十斤上。
满满的!正好十斤!
看着秤砣平衡在十斤的那道毫上,王爷爷笑容满面。
……
“对了,爷爷,我明年不准备出去了。”
兴奋过后,看到王爹和哥哥搬着金子进屋后,王振突然开口说道。
“为啥?你不是说深莞还不错嘛?”
听了王振的话,王爷爷愣了一下,疑惑的问道。
“对啊!干吗不去了!你不是干的好好的吗?”
王妈妈听见后,紧张问道。
在农村人眼中,出门打工挣钱,那可是一件有出息的事。
“妈!我总吧可能一辈子光出去打工吧,再说,你们现在都在慢慢的变老,我想多陪陪爷爷奶奶他们。”
看着家人,王振解释说到。
王振的爷爷听了,皱着眉想了想:“那你有什么打算那?”
“”是这样的爷爷,我已经想好了,我准备在家种地!。”
王振看着爷爷,满怀信心的说道。他有把握说服自己的爷爷,因为他知道他一定会成功的。
“不行,我不同意你在家种地,种地那么累,再说你能受的了种地的苦吗?即使你能受的了苦,可你想过没有,就我们那一点点的地,一年你能挣多少钱?”
王妈妈一听王振想回来种地,心中不愿儿子受苦的她,当然不同意了。
“儿子,你是不是有什么想法?我知道你从小聪明,有想法的话,就跟大家说说,大家商量一下。”
王爹把金子放好后,正好听到王振的话,于是便开口问道。
“恩,老爹?!你应该知道咱们村里的好多地都在荒着的吧?”
王振应了一声反问到。
王爹听了,仔细的想了想惊讶的问道;“是啊,难道儿子你想承包那些地?”
“恩,我准备承包那些地,其实不止那点地,我准备把从公路到大河这一段的所有地都承包下来。”
“不会吧?你要那么多地干吗?”
听到王振的想法,王亮和王妈妈惊讶的叫出声来。
而一边的王爷爷和王爹却陷入沉思之中。王振的这个想法不可谓不大胆,就连久经风浪王爷爷和王爹都吓了一一跳。
“小娃,你是怎么想的,详细的跟我们说说。”
想了半天,百思不得其解王振想法的王爷爷只好亲自问向他。
“恩,爷爷,我是这样想的,我们村的地大概有两千多亩,可是我看了,起码有三分之二的土地都是荒着那!所有我想既然没人愿意种地了,那么我们为何不承包过来自己种那?”
“对了,老爹,现在我们这里的一亩地一年的承包价格是多少?”
说到这里,王振突然转头朝王爹问道。
听到儿子问自己,王爹想了想,不确定的说道;“大概一百二一亩每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