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7章 京中情形  陛下因何造反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建奴,救回十多万百姓,而不是导致数万百姓被杀。

所以,在永平府大战战报传回北京时,很多官员对孙传庭非常不满,开始上疏弹劾孙传庭。

刑科给事中毛士龙,上疏弹劾孙传庭三项大罪,一是指挥失误,明知建奴经永平府退兵,却把战斗力最强的延绥兵派往蓟北,有私放建奴之嫌疑;

二是残民以逞,为了战功下令屠戮百姓,直接导致数万百姓惨死在战场;

三是以败为胜,冒领部下战功,欺骗朝廷。永平府一战,孙传庭六万大军只剩下一万余人,损兵大半却上疏言胜,“孙贼暴虐无耻,试图欺瞒陛下欺瞒朝廷。请朝廷罢免其蓟辽督师之职,锁拿进京问罪。”毛士龙在奏疏中如是道。

毛士龙上疏弹劾之后,其他言官们纷纷响应,弹疏潮水般涌向朝廷。

经历了前段时间朱由检的打压,这些言官们都憋着一口气,现在终于要爆发出来。

这些言官们,相当一部分是东林党人,比如毛士龙等人,也有温体仁一系。

孙传庭在战斗中真的下令对建奴携裹的百姓动手,这算是一个污点,这些自命清高的言官们自然不会放过。

拿下一位蓟辽督师、天下第一封疆大吏,在很多言官看来,若是能成功罢免孙传庭,将是他们的极大政绩,自然要咬着不放。

也有言官弹劾孙传庭的目的,是其背后势力看上了孙传庭蓟辽督师的位置,毕竟每年数百万两银子的钱粮,只要稍微过下手便是一笔庞大的财富,想想都心动。

而孙传庭在朝中并无靠山,根本就没人给其说话。

于是,整个朝廷再次出现弹劾孙传庭的浪潮,大有非要拿下孙传庭不可之势。

当然,拿下不拿下孙传庭,不在这些言官,而在皇帝是如何决断。

若是在第一次当皇帝时,面对如此情形,朱由检早就慌了,肯定会下旨罢免孙传庭。而事实上,上一次当皇帝的时候,朱由检便多次罢免孙传庭,甚至把孙传庭下狱数年之久。当时罢免孙传庭的原因便是听了言官们的弹劾,还有他自己急躁的性格。

而现在,经历了一次亡国之痛,朱由检性格改了许多,人也成熟了很多。经历了魂游四百年,他看透了很多事情,知道孙传庭是真正的忠贞之人,知道孙传庭的才能。

和那些只会嘴炮的言官们相比,孙传庭才是国之干城!

然而,很多时候,本性想彻底改变却并非容易,对永平之战,朱由检说实话也感到有些迷,认为以孙传庭的能力不应该打成这样。

是不是孙传庭没有经历太多历练的原因,是不是自己拔苗助长一下子把其提到高位?朱由检有些怀疑。

于是便召来洪承畴,询问其对永平府之战中孙传庭的表现如何看。

洪承畴是兵部尚书,各地的战报第一时间要送到兵部,自然对永平之战非常了解,甚至对永平之战进行了复盘。

“陛下,微臣认为,孙传庭在此战中表现中规中矩,并无太大问题。”洪承畴道。

“御史言官们弹劾孙传庭指挥失误,不该把张世泽派向蓟北,而是应该集中兵力追击建奴。有了战斗力强大的延绥军加入,说不定能够击败建奴。但以臣看来,他们过分夸大了延绥军的战斗力。

臣看过战报,当时张世泽赶到战场时,绝大部分蒙古人都在弃马进攻山上的蓟州军,迎战张世泽的蒙古兵只有数千骑,延绥军兵力是出击的蒙古兵数倍,又装备大量火器,击败他们理所当然,张世泽击败出击蒙古骑后,迅速开到山下,堵住了攻山的蒙古人退路,轻松占据蒙古大营,然后和蓟州兵上下夹击,迫降了攻山的蒙古兵。

故延绥军的战斗力固然很强,但其之所以能围歼蒙古人更多是运气使然。有了延绥军的加入,孙传庭也未必能够击败建奴。

试问,若非张世泽率兵击败了蒙古人,一旦蒙古人听从黄台吉的命令开赴永平府战场,孙传庭必然会面临建奴和蒙古骑兵两面夹击之势,很可能直接导致兵败。

至于屠杀百姓之事。当是时,十余万百姓受到建奴驱赶冲击我军营地,若是不把这些百姓驱散,恐怕等不到建奴杀来,明军会被百姓冲溃。而事实也证明,山东、河南、山西三路勤王军也确实被百姓冲溃,只有孙传庭直属的辽西兵没有溃败,这说明孙传庭采取的应对没有问题。

当这些百姓受到建奴驱赶冲击我军营地的时候,便不能把百姓当做百姓看到,事实上他们已经成了建奴的帮凶。所谓慈不掌军便是如此!从这点来说,孙督师的应对并无问题。

以臣看来,孙督师能坚持打到最后,六万大军剩下一万余人还坚持战斗,足以说明其能力。没有多少将帅,在己方兵力折损大半的时候,还能坚持战斗到底。”

洪承畴为朱由检分析着当时的战局,认为孙传庭的表现没有问题。

“陛下,虽然从过程来说,永平之战打的过于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