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并且和三公平起平坐了。
虽然这样一来,百官头上就多了一群婆婆。
文武百官为了不被三厂和锦衣卫随便抓捕盯梢,也就很痛快的答应下来,口称皇帝英明。
毕竟都察院好歹也是文官系统的一员,彼此还是能说得上话的。
而且他们认为,短时间内杨定不会把三厂和锦衣卫放出来了。
只要他们乖巧一点,就能安心的活着。
“哦对了,近来国事开始纷扰,地方多因为款项的拨出和供给不到位而上奏。”
杨定这话一出,冯裕和谢青山上前领罪。
现在政务主要是他们处理,但是就两个人还没有几个属官,怎么带得动靖国现阶段的十三州?
北面韶关一代还在和辰国打低烈度战斗,广海府虽然夺回来,但附近的海岛又在辰国控制之下,时长有商船受到侵扰,又是各种事端。
治理一个国家,千头万绪的,他们怎么可能的及时?
“两位爱卿不必如此。”杨定挥了挥手,平静的说,“正是因为事情驳杂紊乱,所以朕打算设内阁一座。内阁首辅一名,次辅两名,余下大学士若干,以娴熟政务之官员担任。首辅和次辅加封三公,大学士加封三孤。”
文官们一听,眼前陡然一亮。
尤其是十部衙门的尚书们,多年媳妇熬成婆啊!终于可以往上再升一阶了!
只不过内阁有多少人?皇帝没有说!
但是肯定不会少于三个。
否则这样的内阁也太寒酸了。
“至于名单,朕还需要思虑一段时间。”杨定平静的说,“另外就是今年的加恩科,礼部这边一定要多多向列国宣传,望天下英才知道,普天之下只有我靖国,才有他们发挥之地。”
“喏!”陈丹领命。
“好,那没什么事情就退朝吧!回头有事上折子。”
杨定起身离开,百官恭敬送他走了。
然后很快就开心的讨论起内阁的事宜。
只有冯裕和谢青山苦笑的看了一眼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