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南关下投石机已经准备就绪,杨定下令的军队开始进行压迫,从而逼迫镇南关将自家的士兵抽调回来,好让后方和望江崖一线的压力变小。
于是,雍王现在是每天听着不断抛投进来的石头声音过日子,惶惶不可终日。
今天唐若青刚来找他,就看到雍王匆匆的从屋内的冲过来,两眼青黑,双眸中充满血丝,直接被吓了一跳。
“王爷这是……几日未曾安寝?”
唐若青试探的问。
“五日了。”雍王一脸丧丧的说,“方才眯了一小会儿,结果外边投石机又一次大作,战鼓轰鸣的,早已不是当初靖国东岸的那些试探,故而本王十分忧心,万一对方来真的,咱们就这么点人,能守得住吗?”
雍王的担忧,也正是唐若青的担忧。
虽然世事艰难,但不代表没有机会。
只要扼守住望江崖等待南边的何静回援,必然能够将防线重新变得固若金汤。
而杨定的目的估计也是围点打援。
他也在等何静回援的部队。
到时候就是一场真正的决战。
所有战局的关键,就是何静那近二十万大军!
若是能回防成功,辰国就有时间重新备战,战争的主动权就会重新回到他们的手中。
倘若失败,费尽心力,打了将近一年所获得的全部土地,也都会的丢还给靖国。
因此,何静很重要。
以上,都是唐若青这几日根据现有的情报,不断的推演出来的。
“除了何静,另外十五万呢?铁山的部队总不可能不下来吧?”
带着不满,雍王近乎咬着牙说:“他说他只带走了两万精锐去对付西边作乱的曜族,但为什么剩下的十五万人死活不下来?”
唐若青被这话说得暗笑,这货一看就不懂运兵的艰难。
现在的清江虽然是顺流,但风却是北风,加上辰国南下的时候早把清江沿岸能用的船都征走了,结果让张江虎一战败得精光。
短时间哪怕扎竹筏南下,也得需要时间啊!
更何况最近还雨大,洪水滔滔,北面的泽州一带因为这些年围垦云梦泽严重,一座大泽愣是被挤成了葫芦形,直接导致今年雨季爆发,水根本蓄不住,于是整条清江就爆发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的一次洪水。
基本上将两岸不少低洼地带的城市村庄全给淹了。
所以唐若青对于十五万大军南下的速度,一直不抱什么希望,能在半个月内全部到达,那就谢天谢地了。
“应该这两日就会有一万人下来。”唐若青安慰着雍王。
让他稍稍心安。
毕竟一万人也是一万人,所谓三人一片,百人一群,千人连地,万人连天,这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
一万生力军进来,完全可以减少他们的防守压力,而他这个雍王总算可以睡一觉了。…
“那太好了。”
雍王说罢这话,顿时感觉睡意上涌,赶紧挥手唐若青离开。
唐若青走出王府,突然想起自己有事情来找的雍王。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布放在望江崖的问题。
他打算再从城内挪走一万人,给望江崖安排三万士兵,好用来制约靖国的水师的突破企图。
但现在都出来,也不好去打扰,就按照自己的战略意图办吧。
反正雍王也不懂军事。
叫来亲兵,让他立刻命令早已准备好的士兵前去望江崖,然后又派人去催促北面大军南下。
总之做完这一切,又在城外一片锣鼓喧天中,他回到了的将军府,等待天色变暗,黄昏的到来。
德安九十三年三月二十日。
靖国在镇南关外呆了七日,也砸了七日。
镇南关陆续增兵将近三万人的消息,在关城内不胫而走,很快就被探明了来历,一并送到杨定桌案。
自从十二日抵达关城下,十三日彻底安营扎寨之后,杨定下令开始骚扰七日。
以此希望靖国的水师突破望江崖。
奈何地方铁索横江,要说强行突破,两岸的五十米高的悬崖射箭下来,足够将人射成筛子。
而且对方还放火箭,以及顺江而下放一些小渔船顺流而下,船上装满了引火用的器具,一把火点起来,虽然杀伤力并不大,但是侮辱性极强。
让北伐的靖国水师一筹莫展。
他们也曾经试过强行冲撞铁索,结果冲开一条,对方就在后边拉起一条。
整个望江崖不过三百米,愣是被拉起了五十条铁索。
简直气得人骂娘!
没有一个是好消息。
杨定随手将情报摔在桌上,一脸不爽的问道:“国丈那边什么情况了?何静所部应该被拖死了吧?”
“启禀陛下,何静所部有五万人正在却邪山战斗,并且国丈故意放出了龙仓县,让何静分兵驻防。
因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