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七章 降维打击(一)  祖孙三代都是皇帝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白的道理,人家自然也是清楚。”

“而如今北直隶又出了叛乱,那些漕粮成了香饽饽,三十家铺子的东家们就想着,趁着自家还没成为众矢之的,不如早卖了早脱手才是。”

“所以这一通下来,才能在那家交易所里买到郑记米铺的股份。”

王姨娘还是比较谨慎,再次疑惑地问道:

“那郑记米铺的米粮呢?你们见到过么?”

郭夫人闻言摆了摆手,大笑道:

“你猜我们买份子那日遇到了谁?乾德米行的田掌柜!京城最大的米铺掌柜!”

“田掌柜是什么身份,不用我多说了吧?当日他就在铺子中买了两成郑记米铺的股份,要不是我家老爷抢得快,怕是连三分也抢不到!”

王姨娘一听有田掌柜的背书,当即是相信了七八成,那可是宫里的太监,赶忙问道:

“那这郑记米铺的股份还能买到么?多少钱?在哪买?”

郭夫人闻言惋惜地摇了摇头:

“那日买股份,我和老爷只带了四百五十两的现银,一百五十两一分,所以就买了三分。”

“其余股份都是被京城其他米商给买走了,昨晚我们走的时候似乎只剩下一成的股还在售了。”

“而那股价已经是被炒到了二百两一分,倒是有其他铺子的股份,但成色都没郑记米铺的好。”

“你若要买,还是趁早去南城找找吧,店名倒是好记,叫什么‘证券交易所’,你去打听一下就能知道了。”

王姨娘闻言立马唤过一个家丁,让他赶忙去集市中将王老爷找回来,而自己则又向郭夫人请教了几个问题。

...

盛京城,严府。

严樊严肃地坐在书房中,在他面前的站着户部左侍郎叶雨亭,还有刑部清吏司司长沈伯言。

叶雨亭是负责协助严樊投放常平仓粮食的官员,而沈伯言则是负责协助搜捕李晓的。

严樊随手抄起桌上的一张公文打量着,一张黑脸看不清脸色:

“沈大人,一个多旬日过去了,你们一部四司还没找到李晓么?”

沈伯言闻言面色一僵,不自然地讪讪道:

“没准李晓已经出城了,我们已经挨家挨户地搜查了,愣是个人影都找不到。”

严樊将手中的公文揉成纸团丢在沈伯言脸上:

“废物!李晓如果不在京中,那前几日漕粮的事又怎么解释?”

“查,继续给我查!城内找不到,就给我去城郊找!挖地三尺也得给我找到他!我断定他还在京城!”

沈伯言闻言也不着恼,很是自然地将地上的公文捡起,摊平了重新放到了严樊的桌上。

光是这份城府,便让旁观的叶雨亭在心中提高了对沈伯言的评价。

凭着这份对于羞辱都甘之如饴的态度,叶雨亭就敢断定沈伯言他日必登阁台!

严樊也不理沈伯言,反而和声对叶雨亭问道:

“叶侍郎,您也是老尚书的老部下了,这新任户部尚书还没到,父亲的意思便由你先代任着,接下去的事,您可得多担待!”

上一任户部尚书,已经被天启帝拿来和楚党做交易了,而这新任户部尚书原则上应该是要让给楚党的人来担任的。

但如今北直隶叛乱,严樊又身负维稳重任,所以严松力排众议,独自扛住了楚党的压力,愣是让叶雨亭先代任尚书一职,为的就是给予严樊最大的支持。

而叶雨亭也很清楚,自己此时已经是户部左侍郎了,如果还想往上升迁就只有是尚书或者大学士了。

如今尚书的位置已经是被楚党抢走了,大学士又是各方党派角力的主战场,他目前分量和威望也远远不够。

那么此间事了之后,只要办得好,摆在叶雨亭面前就有一条康庄大道:外放封疆!

而且是总督级别的封疆大吏,这也是日后登上阁台的一个捷径!

“雨亭此次能在小阁老账下听用,已是受益匪浅了,说小阁老是雨亭的老师也不为过。”

“雨亭定会为老师肝脑涂地,誓死效忠!”

一旁的沈伯言都看呆了,见过无耻的没见过这么无耻的,四十多岁的部堂官员居然就这么自然地拜了一个十几岁的衙内为师。

严樊闻言一张黑脸闪过几丝潮红,显然对于叶雨亭这一招很是受用,当即摆手道:

“不敢当,不敢当,雨亭兄是父亲大人亲自点的将,这声老师还是要叫我家父亲大人的。”

严樊显然还没有被这么几句奉承话给捧得晕头转向,他很清楚,严松才是他的政治依靠,至于他一个十几岁的毛头小伙,则还差远了。

“这件事办好了,我就将你引荐给我父亲,我父亲身上国事繁重,很是需要得力助手啊!”

严樊这话中的暗示意味已经明显地不能够再明显,就差直接许诺什么了。

这也让一旁的沈伯言心中大叹失去了一个好机会,同时也加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