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动我喊人了啊!”一边嚎着,还伸手将妇人来不及穿的上衣扯了过来。
马桂娟此刻羞臊的要死,该喊人的应该是我吧!
倒也不敢再有动作,她跟村长的事儿真就不能让外人知晓,否则别说陈唐寨能不能待得下去,她男人从城里回来非宰了她不可。
身后跟进来的陈宝刚,推搡了下憨壮如黑铁般的陈墨,灭口是别想了,赶忙将卸了一半的门给虚掩上。
“你吼啥子嘛,啥事儿好商量,你宝刚叔好歹也算个人物,要脸。”陈宝刚此刻脸如猪肝色。
再看那马桂娟,面色潮红,羞答答的泫然欲泣。
可怜你倒是用手遮一下胸啊,就这残忍的姿色勾引谁呢。
陈墨憨笑着,豁出一口锃亮的白牙:“宝刚叔这体格可以啊,我婶子才入土几年,啧啧。”
陈宝刚再不相信这憨态可掬的外表,简直就一疯狗,自己啥时候招惹上这尊瘟神的?
“来来来,坐下慢慢聊,别紧张。”
陈宝刚:“......”
到底谁家?
陈墨拖了张椅子,大马金刀的落了座,从怀里掏出纸笔还有一小坨印泥,这都是从顾菲车里顺的。只不过,计划不如变化快,看着写满方正楷体的A4纸,怕是用不上了,这是他抽空手写的。手写合同他本来也虚,村长怎么说也是见过些市面,这合同合不合规矩,自也知道。
“说件事,您下午也看到了,我媳妇儿顾菲,听过吧,没啥本事,有点钱也有点权,勉强在市里认识些人,也没忘本,这不就给咱村搞个项目,想带着乡亲们发家致富,大体就这意思...那个马老师,额...马姨,你可别想着跑啊,我嗓子这还冒着烟呢。”掌握主动的陈墨,开始走忽悠流程,还不忘警告了下蠢蠢欲动的马桂娟。
“啥子项目嘛,这穷山恶水的”陈宝刚赶忙接茬。
“项目计划书过一阵会邮寄到村里,我就大体给你讲讲吧。”
“泸市农发委和文旅局准备做帮扶项目,在顾菲的大力撮合下,陈唐寨为首要目标,就是让咱山里的特色走出去,让更多的人来到这里,关注这里,让流量变现...你挑能听懂的听听。”既然有了把柄在手,陈墨也就懒得画饼,就是走个过场而已。
“先从农副产品开始,动员全村,每家先收个1000斤大米,不要沉的,这才刚秋收,每户那么多田不过分吧。”陈墨直接下达指标。
“这...咱村这帮货你也知道,不见兔子不撒鹰,我要怎么跟他们说?硬收?。”老村长方才就听得云里雾里,倒是不明觉厉,因为顾菲的名人效应,还真有点信了,总算抓到能听懂的就接了话茬。
“1000斤,市价5毛收。”
“城里的市价都是1块钱呐。”老村长黑着脸,这是哪门子的市价,鬼市啊。
“跟他们把项目说说,你是村长,代表政府,既然是帮扶政策肯定以民众利益为主,来年秋天会再返他们每斤1块钱,这投资傻子都能算明白。政府收这么多大米也得有时间卖掉消化不是,这也是调动他们积极性,有钱盼才有希望。再者说,每年村里秋收完用三蹦子往城里拉货能卖出去几袋?山高路远的,能卖上几回?往年来收的7毛怕是都给不上吧?再想想城里的市价、仓储,成本划得来不?”陈墨将利弊分析了大概,这确实是陈唐寨的痛点。
“再跟你托个底,农发委正大力扩充农业仓储、物流,以后咱们村的红米将会成为主要帮扶目标,毕竟这是全华国的特色,别的地方可种不出红色的稻米,以后远销海外都有可能,来年秋收,每家1万金,总利润将会达到2块钱每斤。”
陈墨确实很看好红米这个项目,也非常看好陈唐寨这处山水,但要跟这帮只有眼前利益的乡里人讲品牌,讲文化,讲IP,讲要以红米之乡定义陈唐寨,以及要将红米文化打造成未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那就是对牛弹琴,不如画饼来的实在。
先由农副产品走出流量,创造文化,最终形态必然是吃住行游购娱的文旅商业小镇,让流量变现,成为网红打卡地,盘活其他经济,形成生态经济圈。
这中可牵扯的利益就太多了,政府想要的政绩:解决就业,招商引资,带动当地经济...
投资者想要的红利;民众想要的收入....
他陈墨需要做的就是在各种需求间穿针引线,嗯,这是个技术活,路还远,不能全靠忽悠。
这边老村长也听出了大概,就是让他忽悠村民呗,剧本都备好了,只剩下威逼利诱倒也不难,只是...
看着陈墨低头在纸上洋洋洒洒的写着字,陈宝刚眼皮直跳,问出了最关心的问题:“这5毛钱的收大米钱,‘上头’啥时候发啊?”
“少他娘的废话,上头每年拨款有多少用在民脂民膏上了,你贪了多少心里没数?”说着陈墨收笔,起身在门框上将鞋底的泥磕了磕,‘呼’,顿感轻了三斤。
“村路都不特么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