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5章 远征利器,罐头!  人在大唐已成国师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国师也同意出兵草原?”

“哈哈,开玩笑的啦,我懂个屁的打仗,你们自己决定就好!”

李世民:“……”

房玄龄:“……”

杜如晦:“……”

尉迟恭:“……”

“咳咳,虽然我不懂打仗,但我还是能帮上一点忙的。”

“国师谦虚了,还请国师赐教。”

“呃,内个,罐头你们听说过吗?”

“罐头?”

“何谓罐头?”

“可以做军粮的东西,保质期至少三个月的那种。”

“嘶……”

在场所有人同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保质期的意思他们都懂,在南山的时候苏格就已经向他们科普过了。

“国师此言当真?”

“我什么时候忽悠过你们了?”

“忽悠?”

“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

“老房你让人提前准备好大量的瓦罐,老杜你把土豆、玉米、红薯和蔬菜准备好……”

苏格交代了不少东西。

在场众人纷纷拿起铅笔记录了起来。

如今这铅笔用起来还真是顺手,甚至大唐各部门的公务员们也都开始广泛使用了起来。

当然了,底层公务员们用的主要还是炭笔,铅笔的量比较稀少,只有大人物们才用的起。

甚至西市那边有些商贾已经把这玩意炒到了天价。

一支铅笔上千贯,你敢想!

不过实际上炭笔和铅笔在实用上还是差不多的。

最多就是美观上有所差别罢了。

当然,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不脏手。

但,也就仅此而已。

也不知道那些西市商贾把这玩意价钱炒的辣么高,某些脑残玩意还趋之若鹜,是为了什么?

苏格对此也是有所耳闻。

就是想不通,难道古代也玩奢侈品忽悠?

苏格安排好所有事项后,随后转头对李世民说道。

“陛下,有了这罐头,想必对出兵草原之事会有所帮助。”

李世民高兴的直拍手,“大有所助,大有所助啊!”

“不知陛下此次出兵欲以何人为将?”

“弘慎啊!弘慎可当重任!”李世民一脸自信的说道。

苏格听完后,琢磨了一下,随后摇了摇头说道。

“陛下,臣以为老张……哦不,定远郡公,臣以为定远郡公不是最合适的人选。”

“那国师以为谁可为将?”

“卫国公李靖!”

“李靖?”

李世民听完后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

将者,有战将和主将两种。

什么是战将?

就是类似于《三国演义》里的那种,两军交战,双方将领跑出来互砍互殴的那种。

当然,互殴之前还得对喷几句。

按照那些演义小说里的套路,一般都是这样的。

交战双方先互道姓名,然后作自我介绍,比如我叫某某某,江湖人称什么什么,干过什么大事,得到过什么荣誉等等。

遇到惺惺相惜的,就彼此互吹一下,然后再表演一下英雄惜英雄,但无奈双方立场不同,不得不刀戈相向的感人场面。

若遇到彼此看不顺眼的,就互相问候一下对方老娘,以及对方的祖先,然后再拔刀相向。

至于怎么问候,那就要看个人的素质了。

有些人素质比较差的,就会在问候对方老娘的过程中狂加动词。

概括起来无非就是三个字。

素质比较好一点的就将目标转移到对方的其他女性亲戚身上。

大概意思也差不多,就是和对方某个女性亲戚发生点什么超友谊关系。

嗯,这种就是战将。

只要两个技能,嘴炮加武力值。

大唐战将有不少,比如秦琼、尉迟恭、程咬金之类,武力值那都是十分惊人的那种。

跟关羽、赵云等名将比起来也是不逞多让。

但主将型人才就不是很多了。

什么是主将?

就是指挥官那种。

手底下几万十几万小弟听他安排调遣,什么战术、战略都得了然于胸的那种。

张公谨算是一个,但绝对没有李靖李天王那么牛逼。

像这种大规模互殴行动,一般人是玩不转的,因为其中涉及到的东西太多,不单单是互殴那么简单。

苏格作为一只穿越狗,虽然历史知识基本上都还给了老师,但至少知道李靖的大名吧!

大唐干死东突厥的军事行动,主将是李靖这事他还是知道的。

所以,这时候推举李靖当主将绝对是最佳选择。

其实李世民心里也是知道李靖才是最佳的人选,但出于排斥心理作用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