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寻才则是坐在自行车后座,把壶拿出来,举在手里。
来往的居民都要看两人一眼,没有来问价的。
对面的中年人全程微低着头,只用余光瞥着路人。这是他第二次摆摊,但还是羞臊的厉害。
他以前一直在厂子里做会计,也算体面了,什么时候受过这种打量啊!心里除了卑微,就是憋屈。
“哎!热水壶!不锈钢的,便宜卖了!”看一直没人来问价,对面的周寻才忍不住喊了起来。
有点生疏,还有点不好意思,但喊出来竟也没什么困难的。
“小伙子,你这是卖壶的?”一个中年妇女提着菜篮子路过,问了一声。
周寻才连忙把屁股从后座挪下来,拍拍壶,说道:“对啊。可便宜了,四十五一个。”
“呦!这也太贵了。百货的也才五十多。……你这是富沿厂的壶?那厂子都倒了吧?”
“是富沿厂,厂子几个月没发工资了,就分了这几个壶。您瞧瞧吧,真的便宜。”
“再低点吧,这东西又没有质保,坏了我都不知道找谁去。”
“那就四十!阿姨,真的不能再便宜了。”
“好吧好吧。你们也不容易。”那妇人点点头,拿出钱包,数了四十递过去。
“哎,壶您拿好。”
接过钱,又递过去壶,周寻才脸上的笑容才肉眼可见的丰富起来。
看到周寻才展开钱,在太阳底下左瞧右瞧的模样,路对面的中年人除了羡慕还是羡慕。
“瞧一瞧,看一看了,新鲜出炉的热水壶啊,便宜卖了。不锈钢的,四十五一个,便宜啦!”周寻才举着热水壶,在那越喊越欢乐,越喊花样越多。
他突然喜欢起了这种感觉,收获的感觉。对他来说,做什么,在哪,跟谁倒无所谓,他更享受这种从零到一的过程。
而周寻才自己都没意识到的是,他在这个过程中展现的强大适应力,对陌生环境从不习惯到应对自如,再到喜欢,他只用了短短几分钟。中途几乎没什么负面情绪,从没来过这,但现在就好像他只是回来的游子一样。
而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个过程至少需要几天,甚至更久,伴随的还有孤独跟强烈的不安。
用老周曾自嘲的话来说,他就是个蒲公英,生命力顽强,随便落到哪,有点水就能长成一大片。
看到周寻才做成了生意,对面的中年人也跟着鼓起了一些勇气,扭捏的喊道:“热水壶,卖热水壶了。”
“这壶多少钱?”
又一个老太太停下了,当然,还是站在了周寻才跟前。路过这的,看到一个挺秀气的小伙子,跟一个苦着脸的中年人,那不用想都得往周寻才这边来。
“大娘,四十五一个。您瞧瞧,不锈钢的,用料好着呢,烧的水没塑料味,对身体好。”周寻才热情的说道。
“四十五?”老太太有些犹豫。
“那个,我的壶卖三十五!跟这个一样,你来看看我的吧?”旁边突然有人说道。
周寻才抬头一看,顿时气的差点没骂人,竟然是那个中年人不知什么时候也凑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