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74、颠倒弄乾坤  做个武侠梦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来不及,不实用哇。

就是这么功利,魏溯难想起若干年后除了五三和衡水集不谈其余,有谁会在高考前关注水经注?

算是把人心称到了毫厘,深谙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这个脑残想法的精髓,就是太行险了,也给洪熙官出了难题。

怎么办?人来人往的腹心地带,且数量繁多,蚂蚁搬家都不知要搬到何年何月。

车到山前必有路,银钱开路,有钱能使鬼推磨!

夫子庙已经改成了江宁县学,府学搬去了前明国子监旧址,等于管辖权又降了一级,胃口想必也没这么大了。

理由也很好找,盛世的古董乱世的黄金,洪熙官以五百两黄金的代价,就将尊经阁的管事买通了。

就说自己是做古董生意的,现在世道不太平趁低买进,过个一二十年天下太平了,这些古书就是珍本、善本,拿时间换钱而已。

管事是个满人,洪熙官怕是给他看他也看不明白永乐大典有什么意义。

他很愉快地收下了一匣子小黄鱼,还不忘嘱咐:“快些,手脚干净点。”

洪熙官只能“感激”地拱了拱手,道一声“大人慢走”,这一屋子书就归他了。

摸着一排排书架上的宝典,洪熙官心里感慨万千,积累了不知道多少年的文明精华,就只值几百两黄金,真个是子孙弃者无论焉。

但还真得感谢这位大人,他总还知道这些书值钱,比起若干年后一把火烧了夫子庙的那些荷锄头教徒又不知好了多少。

搬吧,秀才搬家,全是书。

扫了手尾,在市面上买了大量的时文书籍,还有烂大街的论语一类重新充斥了尊经阁,让那位大人很满意。

他还有意无意地说不定哪天他就调回北平了。

洪熙官觉得那感情好,有机会再合作,不过下次再合作洪熙官打算就不给钱了,赢家通吃,全归他。

大典全部都会运回云霄,制作活字版重校重印,一套油印设备已经弄了出来,可不能再让这部煌煌巨典又一次付之一炬。

洪熙官贪婪地浏览着一卷又一卷的永乐大典,很快一个他期盼已久的迷底就将揭开他们能不能将永乐大典的内容搬运回现实?

如果能,则说明梦境真的是可以干涉现实的,如果不能,那就得找出问题所在,无论如何,都对于破解梦境有莫大的作用。

运书的事情还是交给头号镖师苗显,洪熙官又乘上了船,这一次的目的是京师北平。

这次出来就只剩下一事未定了,船行一水间,洪熙官希望很快能有一轮圆满的明月照着他回还。

马宁儿被西域番僧带到了帝都,驻进了白塔寺里。

也正常,黄教喇嘛地位尊崇,当然是驻跸名刹听宣,马宁儿作为他宝贵的实验体,怎么可能不带在身边。

自从苗显离开云霄出来行走,便组织起一队人手,往返各地传递消息,跟踪马宁儿的任务也是从那时起被洪熙官交了出来。

其实是笨办法,用最传统的留印记的方法标示去向,接头人看到印记再寻踪查访。

效率是低了些,但肯定安全,非要搞人员接头,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就如同这一次洪熙官找马宁儿,确实挺费劲,白塔寺里都是黄教喇嘛的人,如果贸贸然闯进去,那就得群殴了。

甚至马宁儿进京后有过一段时间洪熙官都以为这条线索断了,没想到过了几个月之后,他的踪迹又才重新出现。

以洪熙官的分析,应该是西域蕃僧带着马宁儿出来过,也不知道是办什么事情,才给马宁儿寻着机会留下标记。

至于具体的情况,一个标记也说不清,洪熙官此行最大的风险就在这里,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还有可能被对方打埋伏。

他也不敢确定催眠能不能稳固,万一是马宁儿觉醒了,那在前方等着他的就是龙潭虎穴。

因此洪熙官收到消息便严令教众不得多事,不能擅自与白塔寺的僧众接触,一概与此事脱离,等他亲自来解决。

他也没打算能快手搞定,到了京师,洪熙官先以福建茶叶商人的名义租了个寓所,寻机慢索。

别说路引,对于洪熙官来说,制作一个假路引很难吗?上网找一找官印的样式弄个萝卜章,假的也成了真的,城门关卡的清兵和里保难不成还能联网查验?

至于为什么以福建茶叶商人的身份,这样才能名正言顺地跟白塔寺的喇嘛接触。

西域一地,都是茹毛饮血,全是荤食,离开茶叶活不下去,喝奶茶就是为了茶叶里的维生素,有了茶才能不生病。

而福建又是国内最大最好的茶叶产地,能提供好茶叶。

黄教喇嘛更讲究身份等级地位,他们当然需要最好的茶叶,洪熙官以福建茶叶商人的身份可以光明正大地跟他们谈生意。

于是,进京数日,上下打点混了个脸熟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